返回我的入党故事

我的40个政治生日

宝山区退休干部  盛华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而我有两个生日,其中的一个政治生日就是我入党的时间。今年是建党97周年,我不由回忆起40年前,1978年5月13日入党那一天的情景。

1978年春天,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之时,全军指战员掀起了“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的热潮。那时我是坦克兵连队的技术骨干,党支部根据我的表现,于5月13日召开支部大会,吸收我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那一天,我用略带激动而紧张的声音读完了入党申请,连队党员们进行了表决。当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宣读了表决结果——一致同意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我热血沸腾。从那一天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后,我接受组织的第一个考验是带领坦克修理班参加保障训练。连队彭启先指导员找我谈话:“盛华平同志,部队要到苏州太湖进行坦克水上训练,派你带一个修理班担任坦克修理保驾任务,有什么困难吗?”“没有,坚决完成任务!”服从命令,完成任务是军人的天职。我接受了任务,挑起了重担,在苏州光福太湖边依湖扎营,摆开了修理坦克的场地。

水陆坦克是轻型坦克,重18吨,它有水、陆驱动装置,陆上、水上都能行驶。训练用的水陆坦克由于服役时间长,设备老化,在训练中损坏严重,我们修理保障班9人,每天少时要修理2至3台坦克,多则要修5至6台坦克。修理坦克与修汽车根本是两回事,坦克既笨重,又油脏,光一个负重轮重达100千克,修理发动机时要钻到里面,等出来时从头到脚整个人都揩了机油。这样的活,我是带头干。野外训练条件差,衣服洗不干净,成了“油子兵”。为了抢时间,坦克随到随修,我们经常24小时连轴干。在野外修车,摄氏35度高温,坦克车里面的温度更高了,太阳晒得钢板上发烫。我们用鼓风机往坦克里吹风,但这个风也是热的。干一天下来不知要出多少汗。

在训练的100多天里面,我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天堂苏州就在旁边,但我们没有时间去旅游。正在训练的紧要关头,我祖父去世。苏州离上海很近,如果我提出请假回沪一次,首长肯定同意的。但为了完成任务,我化悲痛为力量,留下来出色地完成了部队首长交给的任务。

训练结束,我们坦克修理保障班被评为先进班,我荣立了三等功。1978年7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坦克训练基地技术处党委组织的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1983年,我这个27岁的坦克兵军官,转业到宝钢总厂运输部组织科工作。1989年调宝钢总厂宣传部,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我兼任光明日报特约记者、新华通讯社特约通讯员,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中央、上海报刊上发表了1000余篇文章。我撰写的《宝钢,本世纪最宏伟的工程》新闻稿,被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新闻奖。

1996年起,我任宝钢废钢公司组织人事部经理、废钢中心书记等职。2015年7月,我到千里之外的广东宝钢湛江钢铁公司,开始了“第二次当兵”的生活。我担任了废钢铁团队书记,站好了职业生涯最后一班岗。

2016年8月,我退休回到上海,结束了43年的工作历程,到友谊路街道报到。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第一身份没变。我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被街道聘请为宣讲团老师、街道关工委联络员,参加了枫叶情读书会活动。我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抓住重点,联系自己实际,向居民宣讲。我还为中小学生讲述了“闪闪的红星及主人公故事”,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我不忘初心,永不懈怠,坚持笔耕不停步,每天坚持记日记。我把四十多年的稿件,以《新闻作品选》《难忘的军营》《快乐的回忆》《湛江的故事》《第二次转业》分门别类整理。退休近两年来撰写了160多篇文章,其中《久病有孝子,美名传四方》的长篇通讯,被评为2017年上海市第十一届老年文化艺术节银龄作家作品。我退休了,发挥余热,为社会、为家庭做了应该做的事。                 

入党40年,我从当年的小伙子跨入老年行列了。2018年5月13日是我的第40个政治生日,我参观了浙江长兴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再次向党旗宣誓。5月13日的政治生日我年年过,永生不忘。

发布日期:2018-09-22 03:03:09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