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同志网说改革故事

特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之路

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  王道民

1981年9月我被任命为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1983年10月至1993年7月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局党委会委员,参与和见证了上海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上海卫生改革是在时代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于适应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坚持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为市民健康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敲响警钟

1988年新年前夕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接到某医院行政值班负责人的电话,告知该院腹泻急症病员增多。我立即通知市卫生防疫站负责人去其它医院了解情况,得知市有关医院亦有同样情况。我马上电告谢丽娟副市长并立即与谢副市长走访了好几家医院,从病人的发病史中了解到, 85%的病人都吃过毛蚶。根据以往经验,意识到有暴发甲肝的可能。当晚市府领导作出了禁售毛蚶的决定,并发布了公告。市卫生局研究安排部署了防控有关甲肝的各项工作。

甲肝疫情来势凶猛,短短1个月中全市共报告30余万人发病,大量病人涌进各家医院。当时全上海所有的内外科病房床位也只有5.5万张,根本无法解决甲肝病人的收治问题。于是市里要求沪上一些大中型企业腾出礼堂、会议室或仓库,开办临时隔离病房;一些小旅馆也被要求空出客房接收病人;部分新建成的职工住房也作为临时隔离病房,用来收治病人。市里召开各区分管领导以及市卫生行政、医院及卫生防疫部门的紧急会议,要求想尽一切办法接收病人,以阻断传染源,并加强对病员的治疗,减少并发症。认真做好“传报”工作。当时有一个口号叫做“全市动员起来打一场防治甲肝的人民战争”。随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卫生知识宣传,上海市民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改善。经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上海全面控制了疫情。

甲肝疫情为上海的公共卫生工作敲响了警钟。随后通过实施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与网络,重点建设了三个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中心、上海市肺科(职业病)医院。加强了预防控制网络、卫生监督网络和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全面改善了公共卫生条件,增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在2003年“非典”(SARS)袭来时,上海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及时收治病员,进行有效治疗。医护人员重视消毒隔离,上海市民重视预防,使上海SARS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社区传播、无群体暴发”的目标,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的好评。

“天花板”脱落引发的关注

这是发生在80年代的一件事情,上海一家市级医院住院部病房的屋顶顶板脱落,差一点砸到了住院的病人,引起了对医院设施、设备普遍陈旧落后,建筑简陋、急诊环境拥挤等问题的关注。

改革开放初期可用于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有限,我们除争取财政经费外,还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对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如以外促内、借贷建设医院等。经过初期发展、科学规划和重点发展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功能齐全、覆盖全市”的公立医疗机构三级医疗体系。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立足于承担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医、教、研相结合,建设好重点学科和相关学科群,提高医学科技水平,服务全国。二级医疗机构立足于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科室设置较为齐全,逐步成为区域医疗中心。一级医疗机构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

到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达5144所(含村卫生室),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13.46万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为22.78万人。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6.4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国为9.8天)。是改革开放推动了上海卫生事业的建设,医院的设施、规模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

建设医疗急救体系

1988年3月24日14点40分,我接到市政府的紧急电话,上海嘉定某地区发生一起特大列车相撞事故,受伤99人,死亡28人。我当即调度市医疗救护中心派车,并通知各大医院派医生到现场。我与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抢救,组织伤员的收治工作。当时上海各大医院组织了100多人的医疗队,派出了25辆救护车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治。多家大医院设立专门病区收治伤员,并由各科专家成立专门医护团队,负责进行救治工作。通过医护人员及时、认真、细致的医疗护理工作,大部分伤员的伤情渐趋稳定,轻伤员痊愈,重症伤员也为继续治疗创造了条件。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急救工作是很及时的,医卫系统的同道们都是全力以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市在急救设施及通讯联系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如救护车内医疗设施缺乏,无快速的通讯设施和体系。

为了适应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广大市民在紧急情况下对院前急救“反应快捷,救治及时”的需求,在总结经验和找出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我们加强急救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由市急救中心和郊区急救中心(站)组成的两级管理模式,实行“一级受理、二级调度” 这种统分结合、灵活高效的院前急救运行模式,扩大了急救覆盖面。

针对当时急救车辆有限,车型落后,医疗器械简单,无法满足转运救治伤病员的问题,我们加大对急救中心添置车辆和更新随车装备,大量院内急救装备提前到院前急救使用。同时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实行医务人员兼职随车救护,大量临床本科、专科毕业生充实到急救一线人员队伍。目前,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拥有全球定位导航、电子云地图等先进的通讯系统,统一受理全市“120”报警,与市“110”信息平台形成联动机制,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急诊室建立“急救预报绿色通道”。2017年全市已建成急救分站156个,1980年,市急救中心全年出车次数为4.4万车次,而2017年急救出车达到76.3万车次,全市的急救系统机构规模、业务总量和救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市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截至2017年底,本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3.37岁,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常住人口婴儿死亡率3.71‰。三大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这些老卫生工作者感到很欣慰,很受鼓舞,对我们的国家、城市和人民的未来充满信心。

发布日期:2019-05-23 21:31:40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