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同志网说改革故事

见证上海科技的迅速发展

上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陈积芳

1978年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举起飘扬,“科教兴国”成为引领各项工作的重大战略。这一年恢复高考,我考上大学,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无数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四年后毕业,有机会进入上海市科技管理部门工作,因而能在这个过程中,具体见证改革开放推进上海科技的巨大进步和迅速发展。

科学的春天来临了

我作为下乡北大荒的知青,大学刚毕业就被吸收到市人民政府科技干部处做公务员,幸运地到改革第一线岗位工作。我的具体工作就是重启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根据科技工作发挥专业特长所创造的业绩,评定高级中级职称。这项工作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全面展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社会上形成氛围。广大知识分子感受到了又一次“解放”的心情,这样一种心情,上海市科协的一批藏画可以表达,当时任党组书记的是江征帆先生,他约一批书画艺术家来科学会堂作画,泼墨挥毫之间,奔马、梅鹿、山峦、花果…无不淋漓尽致,气韵高雅。没有一分钱出场费,却都是幅幅价值几百万的精品佳作。画家本人都慨叹,要在过去,给再高的报酬也画不出来。因为现在,春天真的来了。

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科技界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决定》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努力改变科技成果停留在样品展品的状态,要面向国民经济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要改变计划经济的做法,以发展技术市场为突破口,以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产学研一体化。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增强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财税政策鼓励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转化中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启了全新的征程。这是我亲历的岁月,尽管个人的表达不甚全面,但至今印象深刻难忘,对我国和上海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

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这样的全方位的变化,用身边的事例来表明,较为真实。

和我在一起做上海老科协的副会长乐秀海先生,曾多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的所长,该所的科研与产业化的进展,是取得先进水平的。为《风云2号》卫星的红外扫描是技物所的强项。清晰的云图在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不仅国内各方应用,周边国家也共享成果。该所拥有八位科学院院士,带领着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团队。所里的产业化也在开放条件下,很早就组成科技企业,与日本的技术与资金合作,共同发展尼赛拉传感器公司,产品在世界上畅销,占有市场大半份额。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进步。

如讲科研国家队,当数上海光机所的《神光》强激光器。三十多年的科学研究与装备研制,实践打靶成绩令世界刮目相看。而取得深潜海洋七千多米的《蛟龙号》,则由民营科技力量在主管部门支持下,发展成比肩美俄先进水平的实践成果。而在上海从事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民营科技企业,就是在改革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一支相当有实力的力量。

上海的科技成果转移流向四面八方,比如航天系统的太阳能技术,一直做到西藏珠穆朗玛峰脚下,为国家实施青藏高原的《光明工程》作了技术支持,带给农牧民看电视,点灯和烧水的实惠。中纺大对新疆技术成果协作,提供编织进草籽的无纺布卷幅,大面积铺设在沙漠表层,疾风再大也吹不走,有效地推进戈壁滩沙漠的治理。

上海有着深厚的科技优势

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自主研究开发,加上引进先进技术,为改变城市面貌,提供科技支撑。

记得我们科技交流中心,举办科技博览会,“桑塔纳”轿车和国产电脑摆在中心展台。当时,还有“红旗”导弹、“长征4型”火箭展出。小学生拉着妈妈手,要求买票骑乘火箭去太空游玩。可见上海依靠科技发展的浓郁社会氛围。

还值得一提的是改变上海人出行难的窘境。公交车上,一平方米面积要站11双脚,是典型的上海纪录,不挤着踮着是摆不下的。改革开放有新思路,用BOT方法建造,谈成德方八千万马克中标。而地铁建设的最重要的装备,是盾构掘进机,开掘直径达14.5米,建成可铺设四车道,在日本、法国等装备技术基础上,完全国产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至2017年底,上海地铁运营总里程637公里,轨道交通总里程达666公里,世界上名列前茅。手扶梯和垂直梯配备齐全,越来越乘坐便捷。

在百废俱兴的年头,现代化建设快速起动,上海宝山钢铁厂的兴建提上议事日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著名战略科学家李国豪院士带领下,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咨询研究。本着科学咨询在先,正确决策随后,上海软科学研究的结论,得出宝钢可上马的咨询成果,为国务院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宝钢钢铁生产的成功发展,为各种钢材的建设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科学咨询也在上海开创了管理软科学的先河。全国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建造,漕河泾与张江高新区的发展,崇明东滩湿地保护,青草沙饮用水建库,黄浦江大桥与隧道的畅通,都是可行性研究保障了上海取得蓬勃发展的辉煌成就。

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回顾起来是伟大辉煌而激动人心的历程。我作为已过七十岁的上海科技人员一分子,只是工作岗位让我有机会洞见较具体的一幕幕。我为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中国科技逐步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感到由衷高兴。

发布日期:2019-05-30 04:13:50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