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同志网说改革故事

“三变”之下话养老

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原副处长  任炽越

退休前,我曾任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亲身经历了上海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养老服务业历经的变化可谓巨大,其中凝聚的是许许多多民政工作者几乎一辈子的心血。是他们心系民生所需,回应民众所呼,以老年人为本,开创了养老服务新的模式,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养老福利事业新的做法,积累了新的经验。

养老观念之变

我们现在说“老龄化”与“机构养老”,觉得是很熟悉的一个词。事实上,上海早在40年前的1979年便率先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当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已达10.2%。不过那时社会关注度远远不够,“老龄化”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当时老人的养老模式基本以家庭为主,社会上对养老机构的情况也很不了解,觉得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一般有家庭有孩子的老人,是绝不会去养老院养老的。

记得1985年上海某报曾刊登过一篇报道,批评“不孝子女”把老人送到高墙深院的养老院养老,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当初的社会养老服务,政府只是对孤寡、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给予经济供养与生活保障,是一种补缺性保基本的福利性保障,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在自己的家里颐养天年。

改革开放40年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改革的浪潮不断前进。现在的人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随着老龄人口逐年增多,家庭的不断小型化,以及独生子女、异地居住等等原因,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越来越弱化,家庭对老年人照料不充分的情况较普遍。于是养老机构就变成了老人愿意、子女放心的社会化养老选择,子女希望自己的父母在养老机构中获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了此余生”,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让养老服务行业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改革开放之前,养老院只接收孤寡、“五保”(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等特殊老人,是由政府包揽的救济型、单纯供养型的社会福利机构。当时养老机构的工作理念,或者称为工作职责更加适宜,就是为这些特殊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供养,并为其养老送终。而现在,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随着养老服务的需求,养老机构工作理念的变化,专业化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早已在各机构普遍展开,与几十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养老机构已经完成了从救济型到福利型、从单纯供养型到供养康复娱乐复合型、从对象局限型到面向社会型、从政府包办型到社会各方共同举办型的“四个转变”,并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方向的更高层次发展,老人们在机构中安享晚年,子女们也能放心工作。

养老政策之变

自1979年上海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到1983年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成立,1992年为老服务首次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再到1998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发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及投入,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速度在不断持续增长。

2000年,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02.30万占全市人口的18.3%,2015年突破430万占30%,到2017年达到33.2%为483.60万人。老年人口的井喷式增长及服务需求,助推着养老政策的出台速度与日俱增。那些年,我在局社会福利处,最重视的就是养老服务工作。在市政府的重视与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有新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出台,有了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规范,整个养老服务行业都在欣欣向荣中不断发展,虽然忙、累,但却感觉很充实,是在为老年人服务,是在推进民生的实事。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力量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养老行业也不例外。1984年11月,民政部在福建漳州召开了全国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改革整顿工作会议。1985年初,上海专门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漳州会议精神”,大力创办地区养老机构。一时间,上海的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养老服务机构纷纷建立,多层次的养老网络初见雏形。

1998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养老机构的监督、评估、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鼓励、引导养老机构创办。从1998年10月政策出台到1999年底,上海已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74家,占总量的23.5%;到2000年底已达206家,占26.9%。仅仅两年就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可见需求之大,放开是势在必行。

养老形式之变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养老机构以及老人们都不再满足于以前被人戏称为“三等”(等吃、等睡、等死)的消极养老生活现状,不少养老机构开始有意识地为入住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以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突出体现了当前养老机构在服务形式上的转变。一福院在2013年提出了“六位一体”组团服务模式,即由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团队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情感支持、危机干预、社区融合等六个方面的“一揽子服务”,专业的团队、科学的服务流程、动态化的进程跟踪,不同以往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使老人们获得了更细致、更个性化的照料,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对机构的认可度也不断攀升。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了养老床位即便是一再扩容也供不应求。为此,按照上海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7%的老年人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我认为,多种形式齐头并进的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一方面是各区、街道(镇)想方设法“床位挖潜”,通过零星改造、闲置酒店厂房再利用等方式,建起一批离家近、功能全、占地小的微型养老院,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拓展思路,推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长者照护之家、医养结合、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为老服务措施,将养老需求更多地向居家和社区养老引导,力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科学、贴合实际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就近的家庭和居家养老是国际养老的大趋势,也是解决养老床位紧张的最好办法。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上海正式步入老龄化之后的40年,更是上海养老服务业飞速发展的40年。上海养老工作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务实行动,为我们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提供了触手可及的鲜活事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养老服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取得更大更好发展。

(执笔:市民政局团员青年 姜骊嘉、陈天洁)

发布日期:2019-06-04 21:45:54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