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关于用好社区老干部的优老惠老 和利老便老的对策

发布日期:2016-06-13

围绕优老、惠老和利老、便老这一课题,针对虹口离休干部的特点,区委老干部局从老干部需求出发,以解决老干部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一、虹口区离休干部基本情况

 

虹口区现有社区离休干部2088人,约占全市的1/10,平均年龄近87岁。其中:独居265人、纯老976人、特困120人。区属离休干部597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197人,男女比例接近2:1。平均年龄86.8岁,其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76岁。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303人。主要居住在全区8个街道,以四川北、欧阳和曲阳路街道居多,分别是93人、81人和65人。抗战前期、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分别有36人、96人和465人。

 

二、优老、惠老和利老、便老对策的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保障为老机制,打造“安居”工程

 

构筑以区房屋应急维修中心为平台,覆盖全区老干部的安全服务网络。深化专业应急维修服务进离休干部家庭,根据老同志要求,探索推出延伸服务,免费进行水电燃气装置安全检测、安装安全防范小工程等服务。深化安全扶手工作,为全区离休干部家庭安装扶手工程,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开展防骗、防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继续做好区属老干部意外伤害综合险的投保和理赔工作。

 

(二)完善幸福机制,打造“宜居”工程

 

鼓励和倡导老干部利用我区生活服务网、长者服务热线、网上敬老院中心等养老服务平台,选择需要的服务。依托社会服务组织,扩大老干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为老干部提供更多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加强社区专职老干部工作者培训,及时沟通并交流服务工作经验。做好社区离休干部季度信息核对工作,确保社区老干部应享受的服务待遇,不遗漏、不重复。

 

(三)完善医疗保健机制,打造“康居”工程

 

协调推进方便离休干部就医延伸工作,提高床位周转率,尽可能解决离休干部入院难问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结合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健全社区老干部个人医疗保健信息电子档案和社区就医“一门式”服务措施,每月开展一次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

 

(四)完善帮困帮扶机制,打造“暖居”工程

 

聚焦以易地安置老干部为主的困难群体,建立区离休干部帮困基金,为符合条件的老干部或遗属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特困老干部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更新,及时发现新增困难老干部,跟进帮扶措施。继续做好市、区两级财政下拨离休干部特殊用药专项经费的划拨。深化“亲情相伴”和“法律随行”两个工作室建设,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覆盖面和受益面。

 

三、优老、惠老和利老、便老对策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生病就医问题

 

一方面,离休干部由于身患重病或多种疾病,很多老同志需要常年住院治疗,需要较多病床。虹口区现有老干部病床160张,相当于每百人只有7.5张床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老干部年纪较大,来往医院路途较远并且还要排队等候就医,很多老同志身体吃不消。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干部中“空巢”、纯老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干部的现实需求,同时老干部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服务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

 

(三)精神慰藉需求难以满足

 

随着“双高期”的到来,离休干部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人际交往范围越来越狭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再加上“空巢家庭”十分普遍,以及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他们普遍感到孤独寂寞,有些身体不好的老同志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四)家庭、生活纠纷频发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离休干部的高龄化趋势,离休干部与家庭子女的思维想法产生分歧,导致离休干部在晚年生活中遇到家庭子女纠纷、房产和遗产纠纷的情况经常发生,为老干部的日常生活增添困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干部晚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四、推进优老、惠老和利老、便老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一)整合利用部门优势,为老干部办好事做实事

 

完善与区卫计委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增加老干部病床,力争在 “十三五”规划中达到每百人拥有15张床位;在区级医院设立离休干部 优先窗口,方便老同志就医;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细化服务内容,为老干部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会同区科委、区司法局,深化“亲情相伴”和“法律随行”两个工作室建设,为老同志提供心理咨询和“一对一”个性化法律咨询服务,解决老干部的心理慰藉需求和法律咨询需求。联手区房管局、区建管委,继续做好房屋应急维修、安全扶手维护、水电燃气安全检测等工作。继续做好有特殊困难的易地安置和企业划转、上收老干部的关心帮扶。

 

(二)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坚持“四个就近”的原则,将老干部工作重心下移,推进区域联合、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会同区民政局,依托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网上敬老院、长者服务热线,满足老干部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联手各街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解决居家养老、家庭护理、精神慰藉、健康科普,以及孤老、独居老干部的关心照顾等问题。加大走访慰问力度,让老同志安享晚年。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共同做好老干部工作

 

一是积极鼓励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政府力量与社会资源互动的良性机制;二是加强与有口碑的专业社会服务团体合作,通过购买专业服务,为老干部解决边缘性社会问题。三是积极推进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无偿或低价的民生服务,使公益性社会组织成为现代公共服务的新型载体。

 

(四)依靠离休干部家庭,做好生活服务工作

 

开展“孝亲敬老”和“家风家教”活动,宣传一批老干部的好老伴、老子女、好儿媳、好保姆,带动老干部家属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以全区半失能老干部为对象,开展“介护”服务培训工作,组织老干部日常照料人员学习、了解介护知识和技能。建立社区专职老干部工作者与困难离休干部家属、与区委老干部局的“热线”联系制度,互通信息,共同关心老干部的健康和生活。

(五)完善精神慰藉机制,提升离休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由于高龄离退休干部“走出去”的时空范围缩小,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社区、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以及各种社会服务组织应积极发挥优势,进一步完善精神慰藉机制。具体做法为:广泛应用各种社交媒体,加强对老干部光荣事迹的宣传;充分利用区老干部大学、老干部活动室和社区活动中心等,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学习活动;对“空巢”、独居和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通过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爱心帮扶和精神慰藉服务。

 

(六)增强老干部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老干部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增强为老干部谋福利的责任意识,着眼于老干部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