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讯2017年04期

发布日期:2017-12-15

编者按:

12月4日,市关工委召开了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推进会,来自各区、有关部委、企业关工委的分管领导、关工办负责人、“五老”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龚怡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长宁区关工委、虹口区关工委、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普讲师团和嘉定区安亭镇关工委等四家单位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经验,分享了工作心得。现将交流材料全文刊登,供大家学习参考。 

 

培育工作品牌的几点做法

长宁区关工委

长宁区关工委成立20多年来,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培育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目前,区、各街镇,以及教育、卫计系统等关工组织都有自己的工作品牌,为创新发展关工委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着眼需求,积极培育工作品牌

1988年12月,长宁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2005年更名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成立以后,坚持探索搭建关爱平台的方式方法。1990年3月,源于弘扬革命传统的需要,我们成立了革命传统报告团(2006年更名为五老报告团),主要组织离休老同志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6月,出于老同志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我们联合团区委创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主要组织高中学生学习《共产党宣言》,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1995年4月,缘自关爱特殊青少年的需求,我们建立了社会志愿者帮教小组,主要组织老同志到市少年犯管教所结对帮教长宁籍的少年犯,帮教他们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20多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区关工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坚持中不断完善,通过工作平台逐步培育出了工作品牌。

(一)深化发展,创建“五老报告团”工作品牌。报告团建立27年来,人数从10多名发展到100多名;成员从以离休干部为主,发展到以退休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为主;成员作报告,从以基层单位自发邀请为主,发展到以区关工委统一安排进学校、进社区为主;报告内容从无主题发展到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报告形式从以个人宣讲为主发展到与座谈式、互动式及视频式相结合。27年来,报告团作报告1万多场次,听报告的青少年100多万人次。报告团曾先后荣获“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上海市理论宣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不断探索,形成“马读会”工作品牌。“马读会”创办26年来,区关工委与团区委、教育关工委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在时间安排上,利用暑假及双休日从每期1至2年到每期半年;在教育内容上,从单纯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到设立“三个专题”(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科学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青年人生之路);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形成了“四个结合”(即:集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学员自学与老同志指导相结合、老同志讲课与访谈参观相结合、传统讲课与视频相结合)。26年来,“马读会”已举办24期,有1400多名优秀高中生参加。现在,“马读会”已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十佳工作品牌”之一。

(三)积极拓展,完善“关爱四行动”工作品牌。关爱团建立22年来,在组织上,从帮教小组拓展为关爱工作团,从一个组细分成帮教组、关爱组、网吧监督组等三个组;在关爱对象上,从帮教失足青少年拓展到帮教服刑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和学校行为偏差生、正在服刑和回归社会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外来务工者子女、单亲家庭和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在关爱内容上,拓展为“关爱四行动”(即:红烛挽救行动、爱心护花行动、帮困解难行动、文化市场卫士行动),有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文化辅导、经济资助等。2015年“关爱四行动”被上海市文明委评为“十佳好事”。《人民日报》先后两次对“关爱四行动”进行了报道。

二、上下联动,热情扶持工作品牌

一是抓调研——发现、挖掘品牌。近10年来,区关工委领导坚持每年到各街镇、各系统关工委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组织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各单位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并为打造成工作品牌给予帮助指导。各街镇和系统关工委,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研,通过撰写调研报告,总结经验做法,许多典型经验已成为全区各级关工委的工作品牌。

二是抓交流——丰富、完善品牌。2006年以来,区关工委坚持每年召开调研工作交流会,交流调研成果,评审调研报告。通过交流评审,丰富了典型,完善了典型,促进了工作品牌的形成。

三是抓研讨——宣传、推广品牌。在近10年持续不断推进的基础上,区关工委于2015年召开了工作品牌交流会。会议宣传了“苗苗读书营”“老弄堂文化育新人”“五老进校育新苗”“小候鸟俱乐部”“育蕾学校”“老教师工作站”“彩虹育苗园”“少年军校”“悦读大课堂”“老青结对”等10多个工作品牌,通过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工作的影响力。

三、健全机制,着力保障工作品牌

(一)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品牌的打造,领导重视是关键。关工委班子对抓品牌工作作了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每个工作品牌,都有一位区关委领导亲自抓。

(二)建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要使关工工作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工作品牌,健全人力、经费、办公等一系列保障机制十分重要。比如,在工作人员保障上,区委老干部局一位副局长兼任关工委副主任和秘书长,老干部局党建指导科科长兼任关工办主任,邀请2名老同志驻会工作,指定2位年轻同志负责关工办日常工作。再比如,在经费保障上,区财政每年不仅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专项预算,而且对相关品牌工作也有给予专项经费保障。

(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关工委工作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五老”的积极参与。多年来,我们坚持落实好每两年一次的“优秀五老”评比表彰制度和组织“五老”定期培训制度,以此来调动“五老”的关爱激情,提升“五老”的关爱水平。在纪念关工委成立20周年时,向从事关工委工作10年以上的老同志颁发了“荣誉奖章”;在纪念报告团、“马读会”、关爱团等工作品牌建立20年的大会上,对为工作品牌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给予了表彰,并对德高望重、工作出色的老同志颁发了“突出贡献奖”奖章。2016年,我们还组织对品牌工作有突出贡献的老同志成立了“先进事迹宣讲团”,到各街镇、系统进行巡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发挥五老优势

积极开展“听爷爷奶奶讲故事”活动

虹口区关工委

2011年,我区推出“听爷爷奶奶讲故事”活动(以下简称“讲故事”活动)。七年来,我们不断拓展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将“讲故事”活动做细、做新、做活,使其成为青少年需要、老同志乐意、学校欢迎的活动平台,成为推动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多途径打造“讲故事”活动队伍

一是邀请老英雄讲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年邀请有典型故事的老同志为青少年讲述亲身经历,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导向、示范、引领作用,用英雄精神哺育下一代。如,“七一”前夕,我们邀请离休干部何剑华到学校作报告。何老是电影《永不消失电波》中地下党联络员的原型之一,通过她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听过何奶奶讲故事的同学都表示要向何奶奶学习,做一名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好少年。

二是聘请老专家讲故事。为了拓展“讲故事”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我们积极协调,整合资源,搭建“老专家讲故事”平台。如,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由退休教师周兆良牵头,成立了专门研究李白烈士生平的“李白中队”,至今已有24年,该中队的老专家们不仅每年都要在本校开展“忆先辈、学英雄、学自强、学做人”的“讲故事”活动,而且还经常受邀到其他学校讲李白烈士的革命故事,教育青少年做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是发动老教师讲故事。为了组织更多老同志加入到“讲故事”活动中来,我们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不仅动员老教师在学校讲故事,还组织开展老教师进社区讲故事活动。如,2016年我们组织教育系统76所中小学校106位老教师,依托爱心暑托班和社区、学校等平台为社区青少年讲故事,先后有35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活动。

四是组建老干部团队讲故事。我们在离退休干部中挖掘“愿讲、会讲、能讲”的老同志,组建宣讲团,深入社区为广大青少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革命传统、改革发展新成就,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如,我们组织擅长宣讲的退休干部成立“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区教育局也成立了老干部讲师团,工作室和讲师团的老同志经常深入学校、社区、红色教育基地为青少年讲授励志小故事,畅谈人生,深受青少年欢迎。

二、紧贴立德树人要求,精心设计“讲故事”活动内容

一是讲红色故事。为了挖掘和抢救珍藏在老干部心中难忘的记忆,我们通过开展“记录口述历史”活动,组织大学生倾听、记录老干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再将相关内容整理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红色故事”,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传,让更多人分享。如,2016年,我们根据老同志讲述的故事编印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专刊》,并将部分故事通过《虹口老干部工作》《虹口报》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推送,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爷爷奶奶们的故事。今年,我们又组织来自高校的64名优秀大学生兵分8路,分别采访了8位离休老同志,与他们共同追忆那些年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倾听感悟,还被制作成多媒体作品进行再宣传,《解放日报》《上海观察》《中青网》等媒体纷纷给予报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讲历史传承。“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在“讲故事”活动中积极宣讲党史国史,让青少年在参与、感受、体验中传承历史文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江湾镇街道开设了“红色追忆”专题讲座,邀请新四军老战士周卫东和陆金生、王根旺等老同志讲述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革命历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讲国学经典。为了引导青少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根据青少年特点积极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走进国学经典,汲取传统文化养料,提高自身素质。如,凉城街道组织10位老同志成立了“图书馆故事组”,每年利用暑期到各社区居委,为中小学生讲国学经典故事、讲家风家训、讲文明礼仪等,受到青少年和社区干部群众的好评。

四是讲法纪案例。为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我们组建了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拓展法律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我们依托区域内的资源,将提篮桥监狱作为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邀请老公安为青少年讲法制小故事,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合理利用阵地资源,不断丰富“讲故事”活动形式

一是依托学校讲故事。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我们开展“讲故事”活动的主阵地。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将“讲故事”活动纳入中小学校德育课程。每逢“建党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各中小学校都会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到学校,广泛开展“讲故事”活动。比如,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我们开展了“传承星星之火,倾听红色经典”活动,组织老同志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讲故事。

二是搭建社区平台讲故事。利用寒暑假组织老同志进入社区开展“讲故事”活动。我们将老同志讲故事的内容制成“菜单”发放给各街道,各街道根据“菜单”主动对接“讲故事”老同志,结合社区青少年需要开展“讲故事”活动,深受青少年和家长欢迎。

三是借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故事。为了增强“讲故事”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我们将辖区内的“中共四大纪念馆”“李白纪念馆”“鲁迅纪念馆”以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开展以“寻访革命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讲故事”活动。活动中,我们组织离退休干部到爱国主义基地现场讲述生动、真实的红色故事,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紧跟形势  发挥专长

努力打造“未来之星”科普活动品牌

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普讲师团

上海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围绕“如何将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融入科普活动之中,为祖国培养一批立志报国、科技兴国的希望之星”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创立和塑造了“未来之星”科普活动品牌。

一、深入思考 充分认识开展“未来之星”科普活动的意义

我们感到: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特长,开展科普活动是青少年之所需,也是老同志之所愿。

从青少年需求来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有了解科技发展新成就、学习相关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迫切需要有人指导他们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指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些科技模型,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爱知识、爱祖国、爱科技的热情。

从老科技工作者优势来看:我们讲师团成员离退休前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都是一些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热心于科普工作、富有奉献精神的老同志。大家虽然离开了科研第一线,但对科技前沿热点仍有很高的关注热情,也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平台。

从科技发展现状来看:经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在航海、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各类成果层出不穷,这为我们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多措并举  着力夯实“未来之星”科普活动基础

科普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充分发挥老同志、青少年、学校老师的积极性,还要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近年来,我们着力抓了四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创建科普教育基地。我们主动向社会寻找资源,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积极为开展科普活动架起了桥梁、搭起了舞台。如:先后与敬业中学、五四中学、虹桥中心小学等学校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了近20所科普教育基地,无偿提供科普资源,并利用寒暑假开设创新科普模型制作培训班;与此同时,在松江科技馆、静安区图书馆、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场馆建立了近10个科普讲课平台,为集中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是培养科普教师队伍。为了提升科普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每年利用寒暑假,分两期组织各共建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开展创新思维、制作技能等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的能力。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每年举办一次 “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校长论坛”,就“如何打造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如何培养学生对创新科技的兴趣”等主题,组织共建单位的中小学校长、分管领导、科技总辅导员开展对话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为推动中小学科普活动出谋划策。

三是编写科普学习教材。我们先后编写出版了《新能源在召唤》《纳米技术改变世界》等科普丛书,整理编印了《舌尖上的科普》《穹顶下的科普》《低碳节能 健康生活》等科普讲稿汇编资料。我们把这些书籍与资料作为推荐读物,赠送给共建中小学校。我们还为部分学校编写了科技校本教材。如,格致初级中学的《海上中华船模》,华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的《仿生模型的制作与探究》,省吾中学的《汽车于未来城市》,北京东路小学的《创新建模制作》,敬业初级中学的《创意模型》等,促进了学校科普活动的开展。

四是开展科普宣讲活动。我们每年到各类学校举办科普知识讲座100场次以上,参加讲座的中小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近三年都在达到近万人次。为了增强科普宣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近年来,我们先后编排了10多个科普文艺节目,包括小品、情景剧等;2016年,我们又制作了《解码传感器》科普展品,包括10套可以演示和体验的科普仪器,40幅图文并茂的科技原理展示板,这些节目和展品在演展中得到了青少年的追捧。2017年,我们又组建了一支科普故事队,专门为低幼年级的小朋友讲中国科学家、中国大工匠、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紧跟形势  不断创新“未来之星”科普活动形式

为了扩大科普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活动,我们着力打造了科技竞赛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科技竞赛在参赛模型、竞赛形式、参赛人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拓展。

在参赛模型上:从规定模型到创意模型,从静态模型到电动遥控模型,从单个塑料瓶模型到大型载人模型,模型样式年年有变化有创新;模型类型也从将单一的船模逐步拓展到了车模、建模等多种模型。比如:2005年,创模大赛要求利用啤酒罐、可乐瓶、塑料吸管等废弃物制作船模,用于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2014年,结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创模大赛要求围绕“中国梦、飞天梦,我和玉兔上月球”主题,制作太阳能月球车模型。2015年,为了强化青少年节约能源的意识,创模大赛则以“新能源在召唤”为主题,要求制作风力发电机和遥控太阳能小车模型。由于竞赛内容紧贴科技热点和青少年兴趣需求,创模大赛深受青少年欢迎。

在竞赛形式上:从最初一年一次的“创新模型大赛”逐渐演变成了每年4月“科普知识竞赛”和11月“创新模型大赛”两项比赛。“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的主题也都是紧跟形势发展和社会热点进行设计的。如:2009年,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天文年”为背景,举办了主题为“星际探秘知多少”的第一届科普知识竞赛;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对我国空间站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据此,我们举办了以“仰望星空,聚焦‘神九’”为主题的第四届科普知识竞赛。

在参赛人群上:从参赛选手年龄段来看,已从单一的中学生逐步拓展到大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参与其中;从参赛学校来看,已从不到20所的共建教育基地的中小学校拓展到了全市近100所大中小学校。比如:在2016年,以“新能源在召唤”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创新模型大赛和以“智能改变世界”为主题的第八届科普知识大赛,分别有来自全市52所中小学校和42所大中小学校,共计1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现在,“未来之星”科普竞赛活动在江浙两省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整合社区资源  服务社区小公民

积极打造“小公民星游记”实践活动品牌

嘉定区安亭镇关工委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从2014年开始,安亭镇关工委联合教育、宣传等部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发挥老同志优势,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小公民星游记”实践活动(简称“星游记”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基本做法

“星游记”活动以培养青少年成为家庭小帮手、邻里小伙伴、社区小标兵、环保小卫士、独立小主人等“五小”公民为目标,在老同志的指导下,采取学校、社区、家庭联手的方式,组织引导社区小公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当“智慧星、艺术星、文曲星、生态星、健康星、科普星、安全星、敬老星、天使星、创新星”。为了活动顺利实施、有效推进,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设立“星游记”活动指导站。对照“星游记”活动内容和需求,通过基层关工组织推荐、单位自荐,我们选取10个拥有正规有序活动场所的场馆或单位,设立“星游记”活动指导站。如,我们在上海汽车博物馆设立“科普星”指导站,在安亭农业生态园设立“生态星”指导站。另外,我们还在各社区设立了“暑期活动站”,具体负责“星游记”活动的组织开展。活动站实现了区域内的居、村全覆盖。

二是组建“星游记”工作队伍。以镇级“五老”骨干为主、以社区“五老”志愿者为辅,组建了三支“五老”队伍,负责协助开展“星游记”活动。一是在全镇范围内挑选德高望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老同志,组建“星指导”队伍;二是通过公开招募,将社区老同志组织起来组建“星导游”队伍,对本社区小公民在选择活动项目和方式上给予帮助;三是上门邀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在各活动站点组建“星评员”队伍,负责对每个小公民参加该站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四年来,累计有121位老同志担任过 “星指导”,有2411人次的老同志担任过“星导游”或“星评员”。

三是印制“星游记”活动护照。我们为“星游记”活动专门设计制作了护照,指导社区小公民参与活动。护照上印有小公民基本信息和使用说明,以及10个实践指导站分布情况、联系人、行车路线和开展项目及参与方式和活动方法。护照由区域内中小学校和社区“暑期活动站”负责发放,小公民凭护照免费到各实践指导站参加活动,有效期为1年。四年来,累计有3.08万人次青少年参与了“星游记”活动。

四是建立“星游记”活动制度。在组织领导上,镇关工委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暑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对“暑期活动站”、“星游记”活动指导站及工作队伍进行活动开展情况评估,对未达到预期的站点和人员进行及时调整。在职责分工上,关工组织负责组建各类工作队伍,宣传部门负责设立活动站点,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青少年参加活动。在经费保障上,镇关委和社区都有“星游记”活动专项经费,例如镇关工委的专项经费每年有10万左右。在活动激励上,我们每年都会根据青少年参与实践活动情况并结合在社区、学校、家庭的表现,开展评选活动,激发青少年持续参与活动的热情。截至目前,全镇有125名青少年获评“优秀小公民”称号,有607名青少年获评“五小”公民单项荣誉。

二、活动内容

为了提高小公民参与“星游记”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把整个活动分成10个项目,组织“五老”引导小公民开展争创10个“星”活动。

一是传承历史文化,组织引导小公民争做“智慧星、艺术星、文曲星”。例如:“安亭图书馆指导站”开展以认识繁体字、学习沪语等主题活动,提升小公民认知传统语言文化的能力。“翥云艺术馆指导站”以讲解馆内收藏的竹刻、书画等历史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帮助小公民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名人,强化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指导站”则组织小公民参观同济校园、了解同济历史、感受高校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小公民学知识、强素质的热情。

二是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引导小公民争做“生态星、健康星、科普星、创新星”。例如:组织“五老”带领小公民到“安亭农业生态园指导站”参观体验农耕操作,学习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汽车博物馆指导站”通过参观汽博展览、体验模拟赛道、驾控模拟器等项目,让小公民了解汽车发展历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安亭镇社区创新屋指导站”通过组织学习汽车知识、拼装汽车模型、四轮驱动赛车等活动,让小公民在动手动脑中激发了创新潜能。

三是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小公民争做“敬老星、天使星、安全星”。在“星评员”的带领下,组织小公民到“安亭社会福利院指导站”为老人们读书读报、表演自创节目,让小公民亲身践行“孝”文化;“安亭医院指导站”帮助小公民了解“关爱生命”的意义,为小公民现场演示急救操作。“安亭消防中队指导站” 为提升小公民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请老战士与小公民结对、观看消防训练、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开展互动活动。

三、主要成效

我们感到,通过开展“星游记”实践活动,有以下收获:

一是提升青少年素质。很多家长反映,通过“星游记”活动,孩子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潜能,而且在组织、应变、交流等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截止目前,有231名参加过活动的小公民,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协助开展“星游记”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小弟弟小妹妹介绍“星游记”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星游记”活动,不仅强化青少年尊敬长者、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的自觉意识,还通过“五小”公民的评选激发青少年关心社区建设的热情。比如,各社区引导有能力、有担当、有热情的小公民成立“社区小公民管委会”,通过组织小公民参与社区的环境打扫、垃圾分类等活动,实现社区小公民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有效促进社区治理。

三是促进关工工作开展。通过四年“星游记”活动,镇关工委“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工作模式日趋成熟。作为“星游记”活动的延伸,镇关工委从今年开始,联合更多的社区单位参与“安亭少年先锋”系列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关工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