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发布日期:2023-12-22

 编者按: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以“从石库门再出发——学习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为平台,在全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了“我爱我的国”主题征文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远大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10月上旬,市关工办共收到征文671篇。

 经各级关工委推荐、专家组评审,共有100件作品入围获奖,其中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现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曹杨第二中学 高二(3)班 韦宇昂

 

 当人们还在为终于远离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而庆幸时,又有多少人还记得20年前那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非典”;当几乎所有人都把军人“流血牺牲”的刻板印象印在脑子里时,又有多少人想过在和平年代里以不亚于前者的“负重前行”的军医;当人们想到军人对子女陪伴教育的“缺位”时,却又都忘了一个铁骨铮铮、以身作则的军人父亲也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作为军人后代,我的父亲——一名退役的武警部队军医,教会了我什么是国防精神,什么是家国情怀。

 1995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同样令人焦躁不安的还有高考成绩。“差三分!”一声声叹息传出:“差三分就能上大学了!”是的,我的父亲18岁那年,高考落榜了。父亲是山里的孩子,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虽然一直务农攒钱,最终还是因为家庭条件无法复读。当年冬天(之前征兵在冬天,现改为春秋两季),父亲作出决定:走出农田,参军!殊不知,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父亲此刻的参军信念,是第一份国防精神:一种义无反顾投身国防的信念!

 父亲很幸运,随接兵干部到了上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山里的孩子往往有着坚忍不拔的品质,3年义务兵(1999年改为两年兵役制),前两年他都拿到了“优秀士兵”,第三年被挑去前往天津军医学院进修。这一去,决定了他未来十年的人生轨迹,也是从这时起,“家国情怀”与“国防精神”彻底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父亲格外珍惜在医学院的学习时光:熬夜看书、积极参与解剖、手绘身体图……丝毫不敢怠慢。俗话说,“学有三时”,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因为这份勤奋与努力,毕业时他的学科成绩除军体项目外,均是最优秀的,说柳叶刀能在他手中玩出花,也毫不夸张。多年后,他又成功通过成人本科,从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此刻,他不再是当年那个高考落榜的少年,而是一名合格的骨科军医,甚至可以为小白鼠“断尾再植”。这也是第二份国防精神: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精益求精!

 2003年,刚刚结婚不久的父亲遇到了“非典”爆发,一股紧张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武警总队医院。虽然是骨科医生,但父亲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支援。在N95口罩还未普及的年代,父亲常常要戴着10层棉口罩工作10小时以上,豆大的汗珠在父亲的脸上不断滚下。好在,“非典”来去匆匆,很快危机便解除了。

 转眼来到了2020年,退役了10年的父亲在新冠疫情到来之时,以松江海关的一名“战士”身份支援浦东机场。时过境迁,如今父亲不再需要10层棉口罩,但N95口罩摘开后,依旧有着十分显眼的“时代的痕迹”,防护服中,豆大的汗滴依旧在流淌。这也是一份国防精神:是献身精神与抗疫精神!

 在部队时,父亲去四川接过兵。其中有一户人家家贫如洗,甚至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面对大山里和曾经的他一模一样的青年,在“双合格”前提下,他果断决定接那位青年入伍参军,让一位山里的孩子走出了山洼洼。每每谈起此事,父亲都说道:“国防也要有家国情怀,既要现代化,也要人性化,既要为国家,也要顾小家。”大国小家一个也不能少,想必也是新时代军人的一种国防精神吧!

 为国奉献的父亲也始终不忘家庭国防教育,从小父亲就带我参观军营(允许开放的)与军事博物馆,让我从小便对国防有了概念;父亲教我唱军歌,让我感受军营氛围;父亲教育很严,常常让我站军姿,这也让我领略了军人的飒爽英姿……父亲始终坚信,家庭国防教育是培养和传承新时代国防精神最好的方式!

 如今的我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加入了学校的国旗班,也在军训中拿到了军训标兵。我知道,我离父亲还差得很远,但父亲教会我的国防精神与家国情怀,我永远也不会忘!

 坚定信念为自己,努力奋斗为小家,义无反顾为国家!父亲身上透露出来的这一份国防精神与爱国情怀,我想一定是新时代军人的形象,也必将是新时代的国防精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