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长宁区离休干部 吴天瑾
入党,是每个进步青年的终身向往。而我的入党过程,只因一段短促的历史经历,让我接受了组织上的三十年考验。由于我的不放弃,才使得这一政治愿望得以实现。
我生长在浙东嵊县的一个叫棠头溪的农村。父亲系雇农出身,后来他租种了地主的三亩地,有时还为村里的几户地主和农户打短工。因为积劳成疾,又无钱求医,在我十三岁时,他就过早地去世了。父亲死后,母亲依然为地主家帮佣,家里的农活便由我这个未成年的孩子来承担。那时,我只能干些简单的农活,如除草、耘田等。主要的农活还得依靠姐夫,身为佃户的他离我家十里地,来一趟也不容易。家里这样辛苦一年,也只能过上半年饱、半年饥的日子。
我的家离浙东革命根据地——四明山只有四、五十里路。那时,常常有共产党领导的“三五支队”来村里,他们演文明戏、宣传穷人翻身的好处,还为老百姓讲述减租减息、分田地的道理。这样,村里常常有聚会。每逢这时,我便钻进人群里,听一点,了解一点,慢慢地懂得了一点。渐渐地,在我心田里有了一点要革命的印迹,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1942年日寇侵占了我的家乡,他们实行“三光”政策,在村里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搞得老百姓鸡犬不宁。一次,日军又来村里骚扰,“三五支队”闻讯,就从村里的后山杀了过来,将正在大嚼午餐的日本鬼子打得屁滚尿流,弃枪逃命,这次战斗击毙鬼子多名,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大长了老百姓的志气。那时,我真正地感到,共产党的队伍才是英勇抗日的队伍,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并暗下决心,将来有机会我也要参加这样的队伍。
抗战胜利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我与几个革命青年在村里举办村民夜校,组织群众学习一点文化、宣传一些革命道理。1948年底经同学介绍我参加了杭州的地下革命组织“团结进步社”,与其他的“团结进步社”成员,经社领导邵骏奇的介绍,在浙西直接加入“金箫支队”,真正投身了革命。后转入浙东游击纵队,并于5月初解放绍兴。
绍兴解放后不久,我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以后我便时刻准备着党组织接受我的申请,正式批准我的加入。1953年7月初,我调入上海工作时,再一次向组织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不料,在那时的审干中,组织上发现了“团结进步社”中曾经暴露过一个国民党特务,凡是参加“团结进步社”的成员都得进行政治审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入党申请便被长期搁置,这一段经历,也被当作疑问在档案中挂了起来。每当新上任的组织领导到来,我总是想寻找机会,努力地向他们说明历史事实,并一再表示自己入党的愿望。然而,历届领导人所能给予的答复是:爱莫能助。在数场政治运动中,虽未涉及于我,但唯一的疑问尚存。多少年来,入党愿望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在守候和等待中,有许多 “团结进步社”的同志相继失去了参加党组织的信心,而我却始终没有放弃。
三十年期间,我坚持经常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表示决心。一则,保持了与组织上的联系;再则,也能让组织上指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求得组织帮助。说实在,我也是血肉之身,不是没有一丝的想法。在那么多年的等待中,有时我也有思想斗争,偶尔也有一些委屈之情,深感命运多舛。但我坚信自己的清白,相信总有一天党组织会搞清楚事实真相。1979年初,经浙江省公安厅审结有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团结进步社”是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其成员为革命进步青年,并致函我所在的党组织,事情得以明朗。那年三月,经组织同意,我履行了手续,终于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由于我申请入党的漫长经历,一时成为企业党组织的佳话。作为宣教工作的典型,不久,党组织便安排我在近千人的团员青年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我深深地感到,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我一路走来。
时光荏苒,历经三十年的考验,我投入了党的怀抱,如今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奔向幸福的未来。
发布日期:2018-07-19 21:33:39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