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入党故事

入党那一天

普陀区退休干部 徐林

今年我已经72岁了。回顾这一生,有三个日子我是记得很牢的:一是1953年11月27日,我加入了少年先锋队;二是1960年3月4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有一个就是1966年7月19日,我在温州社教工作团电业局工作队小南电厂工作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它为我的政治生命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的父亲徐海峰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1960年夏,16岁的我就参加了解放军。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做个像父亲那样的共产党员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但在部队里,与那些入伍早、久经考验的老同志相比,我总觉得差距很大,迟迟不敢写入党申请报告。有好几次写了几句草稿,又撕掉了,怕自己不够格。终于有一天,听说一起入伍的一位战友打了入党申请报告。这时,我渴望已久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正巧,领导要派我和两个同志出差执行任务。在出发的那一天凌晨,我赶紧把写好的入党志愿书交到了还未起床的党小组长李保和同志手里,只觉得当时的心跳得很厉害,因为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够格啊!

1965年夏天,组织上派我随大队教导员杜斌同志一起参加城市社教工作队。我知道,这是我接受组织考察的好机会。我下决心,一定要经受住组织的考验,再大的困难也要顶住。在工作组,我负责电厂的民兵工作。每天起早摸黑,带领民兵出操训练,给民兵上课;平时和工人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参加劳动的锻工班组是打铁的,我也和他们一样,每天抡起8磅或10磅的大锤打铁,有时也做些钳工的活,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但我从未叫苦怕累。特别是这年冬天,局里社教工作队要我带领十几个民兵,到文成县百丈祭水力发电厂检修两台水涡轮发电机,高山上天气寒冷,条件比较艰苦,才做了几天,池元梅等几个家在温州的工人就吵着要提前回来。见此状况,我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身体力行做出榜样,终于如期圆满完成了检修任务。通过工作,我和工人兄弟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一年的社教运动马上要结束了,工作组根据我的表现,支部党员一致同意我为中共预备党员。那年,我才22周岁,入党介绍人就是与我朝夕相处的教导员杜斌同志和一位地方上的干部温奕荣同志。由于我工作积极,要求上进,能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团结同志,一年后转正了。不久,我就被提拔为领班(相当于连级),又过了不长时间,被提拔为副教导员、大队政委。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从小就是在党的阳光下成长起来的苦孩子,能有今天,也完全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

时光荏苒,五十多年过去了。我虽然已逾古稀之年,身体也比较差。但在注意保养好自己身体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在鲜红党旗下,庄严宣誓过的共产党员,应该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发布日期:2018-07-20 23:08:38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