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入党故事

难忘的入党经历

科技系统退休干部 熊里军

我是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是我1971年1月参军后,在解放军0077部队31分队,四川新津机场边的一个部队后勤农业生产基地入党的。我在军营里度过了4年,离开时,我已是一个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的共产党员。

新津机场扩建于抗日战争期间,它曾经有过一段光荣历史,在对日军作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我们进驻这里时,几十年前的营房已是破烂不堪,窗户大多没有玻璃,竹条为筋,黄泥和石灰糊成的墙体到处是孔。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盖新的营房。

我们班负责制作土胚砖,要从河中挑水搅拌泥土和稻秸,然后将搅拌好的泥浆注入模具成型,劳动强度很大。我第一次挑水,扁担压在肩膀上不一会就红肿疼痛不已。排长(1968年参军,四川洪雅人,党员)看见后,命令我少挑点,半桶水即可,说“城市来的战士没干过这么重的活,慢慢来。”我的班长(1969年参军,河南驻马店人,党员)将他喜欢的扁担给我,说“这根扁担轻有韧性,你挑水时腰挺直,步幅要一致,这样就会好需多”。在工地上,后勤处刘副处长,大家称他老场长,挽着裤腿用脚搅拌黄泥,衣服裤子上沾满泥浆,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湖北宜昌籍老战士,那时已是40多岁。到连队第一天我就有了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和谐互助、不带偏见(对城市兵)、官兵友爱的大家庭,生活艰苦但很温暖着。

我们部队的农场有四百多亩地,常年种植着水稻、小麦、油菜、红薯和一些经济类植物,农闲时还要军训,体能消耗、劳动强度都很大。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我周围的同志给我做了榜样,也给了我许多帮助,他们中许多都是共产党员。同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锤炼。

我是1973年初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在那时,我接触到的党员们吃苦在前,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我。因此,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要求自己向周围的党员看齐,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当支部书记在组织生活会上宣布,经上级党委批准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不会忘记书记的告诫:欢迎你成为2800万党员(在1973年)中的一员,你虽然组织上入党了,但在思想上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不忘初心”,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付出,这是最朴实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一生要自觉履行的义务。

如今,我继续走在这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道路上,将为共产党员的共同理想而永远奋斗!

发布日期:2018-07-25 22:15:48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