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崇明区退休干部 郁 明
我出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我是一个农家穷孩子,在党的培育下成为一名中共党员,1966年8月15日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当时我内心十分激动。在我一生中深深牢记,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是我的入党纪念日。
1962年1月底,作为崇明农校首届毕业生,我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被分配到东平农场一大队九管理区担任农业技术工作。当时沈爱民书记对我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年青人在政治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上踏实肯干,尽快熟悉农场土地的现状,对水稻生长提出切合实际的高产管理措施,在生活上尽快适应农场艰苦环境,安心农场工作”。沈书记一番话,为我在农场成长指明方向,后来才知道,沈爱民书记党性观念比较强,对农垦事业忠心耿耿,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到田头与员工一起劳动,交流思想,打成一片,员工们都说,他是党的好干部。在他带领下,九管区各项工作在一大队处于领先地位,我经常暗暗地勉励自己,要以沈书记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公字当头,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积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我逐渐提高对党的认识,开始萌发了入党的想法。我至今难忘,沈爱民书记是我的入党引路人。
1965年5月,百万沙农场与东平农场合并,组织上调我到百万沙农场一大队六生产队担任副队长一职,该队党支部书记姚连元同志,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讲,二位老队长身体欠佳,你年轻,有精力,以后生产上的事,你要多担当一点责任。我立刻表了态,我是一个刚走上基层工作的年青人,是组织对我的信任,给我施展才能的平台,把自己的知识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中去,我有信心和决心把工作搞好。毕竟我还年轻,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有时碰到困难,情绪有些低落。姚书记发现后,经常主动与我谈心,交换看法,鼓励我树立信心,大胆地工作,克服困难,要我多与老队长商量研究工作,并虚心向他们学习。经过一阶段工作,我逐步适应面上农业生产工作。面对复杂繁重的第一年三夏生产大忙,我预先多次与老队长商量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三夏工作方案,由于准备工作充分,责任分工明确,使三夏大忙有条不紊的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任务,而且提早进行水稻田间管理,促使水稻秧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当年水稻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当年八月初,我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不久,姚书记利用雨天间隙找我谈话:一是送我一本党章,要我仔细阅读,了解党的性质、任务、目标与宗旨;二是要我端正入党动机,解决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三是提醒我工作取得成绩时,越要谦虚谨慎,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寻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至今难忘姚连元是我入党具体实施人。
1966年8月15日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当时我27岁,由范新龙、施宗其二位党员做我入党介绍人,在百万沙农场一大队六生产队办公室召开党支部大会,由党支部书记姚连元同志主持会议,审批我加入中共共产党,会议表决时,出席会议的全体党员一致同意我加入中共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经农场党委批准),从此我开始新的政治生活。
发布日期:2018-09-06 21:56:33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