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入党故事

最重要的一天

杨浦区退休干部 刘玉田

我出生于1949年10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记得戴上红领巾的那天,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人生有三件大事:入队、入团和入党,并希望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現这三件大事,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些理想信念从小就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灵深处。

1968年10月,我被分配到崇明新海农场第一育种场。所谓育种就是培育“猪苗”,是个畜牧场。同去的十几个同学首先是全部学种蔬菜,这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我们真是个考验。先不要说干活,就是站在田头风吹日晒就够受的。扛着锄头下地,弯着腰种菜拔草,挑水浇灌,我体验了“豆大的汗珠”,感受到“粒粒皆辛苦”,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我咬牙坚持,相信自己能闯过这一关。

记得三个多月以后,我们迎来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们离家后第一次探亲。当时归心似箭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畜牧场是不能断人的,必须留人值班,且值班人员要喂猪,这可难为我们了。当时,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我自告奋勇地提出留下值班。记得大年三十的夜晚,有一只老母猪要“临产”了。师傅要我当他的助手,又没有别的旁人,我是又害怕又担心,一点退路也没有,不上也得上。寒冷的深夜,除了母猪的“呻吟”声,四周一片漆黑寂静,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粪臭味。从第一只小猪仔落地,一只一只,折腾了大半夜,到大年初一天亮的时候,一共出生了13只小猪仔。就这样不怕臭不怕脏不怕累的跟着老职工完成了值班任务,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由于我的突出表现,我被评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出席了崇明县的表彰大会。从此以后,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选送到场部参加当时的“一打三反小分队”工作,我们下连队搞调研。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难得的实践经历。

1971年初,党中央恢复发展新党员,得知这个消息,我鼓起勇气拿起笔,向党组织倾诉了要求入党的强烈愿望,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71年12月9日,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我所在的34连党支部召开了接受我为中共党员的支部大会。会上我郑重地宣读了入党志愿书,谈了对党的认识、积极争取入党的动机和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们指出了我的优缺点以及党组织对我的殷切期望。我也向党组织表了态。时隔四十多年,当时同志们推心置腹、情真意切的话语依然会回荡在我的耳旁。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象一把火炬,时时刻刻照耀着我前进的方向。几十年来,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也不管工作上遇到怎样的困难挫折,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践行着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几十年来,我沐浴着党的阳光和雨露,党组织创造各种条件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锤炼和成长,输送我进大学深造,将我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培养成一名国企的管理干部,并先后授予“上海市交通邮电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远洋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如今我已退休,但每每想起入党那一天就激动万分,那刻骨铭心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将永远铭记那一天在党旗下的承诺,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发布日期:2018-09-11 21:32:35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