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市教卫系统退休干部 徐金花
1972年10月2日,是我入党的纪念日,更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是我在江西高安县八景公社红星大队十三生产队插队的第三个年头。记得那天正是秋收后去公社交送公粮的头一天。我是生产队里的青年突击队员,这种重头活,我自然是一马当先。生产队到公社整整十二里路,我挑着100斤的稻谷加萝筐110斤,上、下午两个来回,整整走了48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我凭着前两年学会的双肩换担的技能,始终走在大部队的前列,圆滿完成当天的交粮任务。
晚饭后,我的入党介绍人——大队副书记邓炳生和生产队会计邓文发把我叫到生产队会议室,递给我一本党章,慎重地向我宣布了组织上批准我入党的消息。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我当时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拉着书记的手高兴地跳了起来。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徐,你可是我们公社第一个入党的知识青年。从今以后,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事事处处都要以党章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你是知青班长,要带领知青们积极参加生产队的农业劳动 ,学好农业知识和各项劳动技能,把自己锻炼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代新人。 我连连点头,并对书记说:我一定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夜,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做合格党员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牢记自已的使命,经受了春插、双抢、灭螺大会战及回沪探亲(插队三年半仅回家一次,且只有一个月)的历炼和考验,给党组织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1973年10月,我被推荐到华东师大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念书,1976年7月,我被分配到华东化工学院教务处工作,同年9月至77年8月,我作为支部成员跟随化机系和化学系的老师们,前往江西赣州地区参加支农服务——函授教育。先后来到了龙南、定南、全南三个全省有名贫困县,为相关人员开办培训班。按规定,每三个月可回沪休息一个月,1977年8月,我利用最后一次休假时间,回到生产队,探望曾经朝夕相处多年的乡亲们,受到了队委会干部和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我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再次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虽然晒黑了皮肤,可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因为这是一次别样的有意义的休假,同时更加深了我和乡亲们之间的感情。
记得我到教务处报到的第一天,招收我进校的沈若莲老师,曾深切地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徐:“教务处的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加班加点,你要安心在教务处工作,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我牢牢记住沈老师的话,在教务处工作至退休长达32年,期间,我先后担任教务管理、考务管理岗位负责人及教务处办公室主任。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撰写了:“浅谈我校学籍管理的严与活”;“编排学分制课表的六大基本要素一一浅谈课表编排的点滴体会”;浅谈考试作弊与考试管理等6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发表在相关的“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学报”等杂志上,本人撰写的“建立特殊的教育管理模式,做好退试生的导学工作”获得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成果集体二等奖。在教务处工作的几十年里,在党组织和处长的教育帮助下,我由一名普通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晋升为主任科员,并获得了副研究员职称。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的教育与培养,入党至今已有46年,现在虽然退休已有十二年,但我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参加离退休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及组织生活,近年来担任四支部的组织委员,配合支部书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继续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
发布日期:2018-09-12 22:04:16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