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同志网说改革故事

在中外合资企业当总经理

上海青浦爱思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国权

改革开放初期青浦县建立了一批“三来一补”的中外合资企业,先后有十几家,是青浦乡镇企业中的骨干项目。上海青浦爱思箱包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当时在青浦区凤溪乡广播器材厂当厂长,经凤溪乡领导慎重考虑,决定由我出任箱包公司的总经理。

走马上任

1984年9月,日本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决定选址上海,设立箱包生产基地。凤溪乡领导决定与日商合办箱包企业。1984年10月4日,我就走马上任了。当时,一无资料,二无资金,三无办公地方,四无办三资企业的经验,真是困难重重。我和乡里配备的三名助手一起,迎着困难上,借了个20平方米的仓库作为办公场所,还借了一只破旧的办公桌供办公使用。

凤溪乡要和日本人合办箱包厂的消息一下子在全乡、全县范围内传开了,这是改革开放的新事物,大多数人表示支持,也有少数人感到疑虑。在洽谈筹建ACE箱包有限公司的过程中,厂还未办成,却引来了上下内外的议论。当时有一位老干部来到乡党委书记陈志清的办公室,用疑惑不解的口气责问陈书记:“为什么要与日本人合作办厂?我们凤溪乡是抗日根据地,你们这样做,不是把民族恨、阶级仇都忘掉了吗?”陈志清笑着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利用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来办厂,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有什么不好呢?”陈书记还一再向我叮嘱:“办这个企业肯定有难度,事在人为,你们一定要办好这个厂,哪一天办好了,办得像样了,再邀请老同志参观,让事实来说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当时,我们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干什么都得从头学起。记得和日方签署了合同意向书后,要由中方编报项目建议书。在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把我给难住了。我连什么叫可行性研究报告都不懂,怎么编写呢?我一方面虚心向上海市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兰生请教,借来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样本;一方面在干中学、学中干,终于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了出来。上海ACE箱包有限公司由上海市文教体育用品进出口公司、青浦县凤溪工业公司和香港国际贸易公司合资经营,而日本ACE箱包株式会社是通过香港国际贸易公司来签约的,合资期限为十年,并于1985年2月1日由市外经贸委批准,3月3日正式领到了营业执照。

当年投产

1984年底,日方西浦先生带来了一套厂房全景立体图,要求第一期工程先建造2000平方米厂房和800平方米办公楼。要在1985年,做到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为了减少费用支出,我建议先造厂房,办公楼放在后一步考虑。西浦为了抢时间,又提出了在2个月内拿出完整的设计图纸的要求。我知道按照常规,这种设计列入计划需要半年时间,完成设计还要半年时间。我通过熟人介绍,一次又一次地向搞设计的丁昌国老教授求援,老教授被我们的认真和执着所感动。在1985年的春节期间,和他的弟子们加班加点,终于在3月份就出了整套基础图纸。日商看了惊讶万分,连声说:“了不起,想不到。”

1985年4月5日,箱包公司的厂房由上海市建材局建筑工程公司正式开始施工,打下了第一根水泥柱。这在凤溪镇上还是第一遭,引来络绎不绝观看的人群。9月,厂房正在不断升起,仓库、场地、道路也在紧张地施工,工程已完成了一半。此时接到赴日本访问的市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兰生电话,日商提出要在日本大阪市市长访沪之际,上海ACE箱包有限公司提前开业,届时大阪市市长将前来参加开业典礼,时间定为11月4日。我向领导汇报后,乘车到上海请求市建材局予以支持和配合,要求他们加强施工队伍的力量,做到日夜施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公司职工下班后也天天来帮忙,搬水泥、磨地坪、漆墙面。1985年国庆节期间,100多名职工又连续三天参加义务劳动,把厂区内的道路全部修好。

11月4日正式开业那天,箱包有限公司190多名职工全部穿上厂服,精神抖擞地在厂门口站立两排,给前来参加典礼的各方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等沪上主要新闻媒体对这一盛况均作了报道。

边建边练

让人自豪的是,我们当时筹建和练兵,两条战线一起抓。1984年底签下合同书,职工来源成了问题。我提出了向社会招工的设想,招工的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初中毕业),二是有缝纫技术基础。第一批在全乡范围内选拔了18名职工,于1985年1月11日报到。乡党委副书记罗久弟满怀激情地对这18名职工作了动员:“你们是凤溪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职工,应该感到光荣,希望你们成为办厂的坚强骨干!”

1月13日,18名职工到上海达华箱包厂进行前期培训。他们在达华箱包厂的地下室,利用旧设备,由达华厂的两名师傅负责具体指导,开始进入了艰苦的练兵阶段。职工们吃、睡、干活在那里,从最基本的学起,第一个星期学缝线,第二个星期缝简单的小包,第三个星期则做一只成品包。职工们在这三个星期参加了三次技术练兵考试。初步练兵结束后,再留下五名职工继续学习机修、开样等技术。这批骨干回来后,借了上海达华箱包厂的旧机器,再招18名职工,要求他们自带剪刀、凳子等,在乡影剧院的排练厅内,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培训。到1985年3月3日,又招了36名职工,由于机器不够,他们将开二班制。当时企业穷得连买缝纫线的钱也没有,我只好自己垫了钱。厂里要买面料及配件,没有运输车辆,采购人员早出夜归乘公交车,有一次采购人员没赶上北青线的末班车,我和几个职工摸黑拉了拖车从诸翟把货物运回来。

3月25日至4月9日我出国考察,到日本学习箱包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上海市郊乡镇企业出国考察的第一人。

4月27日,临时厂房搬到了凤溪供销社棉花仓库,又招了70多名职工。当时已开始做外贸订单,经过“三易厂房”、艰苦练兵,到1985年10月底,厂房还没盖成,全厂已创造了50多万元产值、五万元利润,职工们不仅学到了技术,磨练了意志,同时也养活了自己。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1985年年底,日本ACE箱包株式会社派了7名技术员来厂进行辅导。他们站在流水线尽头,手持大剪刀,两眼盯着流水线上的每只箱包。当发现有的箱包针距过稀过密,有的留下断剩的线头,就毫不客气地把包剪成两半。有些高级旅行包也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被甩到车间外面,用打火机点燃,一把火烧了。开始时,我看到这些不合格的产品,被剪掉、烧掉,觉得日本人做得太过分了,气呼呼的与日本技术人员理论:“你们怎么可以这样粗暴地处理不合格的产品呢?难道它们的实用价值一点也没有了 ?”日本技术员此时脸色也很严肃,他说:“不剪掉,你们当二等品卖?ACE的名牌就保不住,我们ACE的牌子已有50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二等品,如果毁了我们的名牌,你拿什么来赔偿?真正要做ACE产品,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不行的!”

我听了这番话,悟出了一个道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在全体管理干部会议上激动的说:“无论有多大困难,质量管理一定要搞上去!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全公司开展了基本功训练,质量月竞赛,消灭线头子活动,按照ACE总部的要求,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工人,实行分道把关,产品跟踪,信息反馈,不让一只次品漏网。

全厂职工经过技术攻关提高了技术水平。生产日趋正常,产量稳步上升,1986年3月起做日本订单,正式生产日本ACE箱包株式会社的名牌产品。

1987年春节,我与公司技术骨干一起,放弃休息,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对外国人设计的流水线“伤筋动骨”,开了大刀。改造后的流水线比原来的工艺流程更加合理,操作更加方便安全。日本技术员回来一看,二话没说翘起大拇指大力赞扬,有的先进工夹具还作为“洋”东西引进日本。

上海青浦爱思箱包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08亿元,利润总额250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早已成为市郊名闻遐迩的外商投资企业。公司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全国乡镇文明企业、上海海关“信得过企业”、上海市外商投资“双优”企业,连续四届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我本人也被评为上海郊区明星企业家、全国优秀管理经营者、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家、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连续七届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0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执笔:青浦区政协退休干部朱毅)

发布日期:2019-06-06 22:33:27

【返回征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