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发展。我们认识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上海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教育引导青少年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就是要正确把握工作定位,立足基层,扎根社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就是要努力发挥“五老”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创新求实精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突出重点,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
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不断将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相结合。上海关工委老同志运用亲历、亲见、亲闻的改革历史,通过开展“话浦东发展变化,颂改革开放成果”、“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上海同发展”等系列活动,向青少年进行具体、生动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支持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上海关工委老同志汇编了3万多字的《伟大的成就,历史的责任----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讲提纲》,深入高校、中小学进行宣讲。长宁区关工委开展“知我长宁,爱我长宁,兴我长宁”系列活动,老同志们用详实的资料和图片,以多媒体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宣讲活动,使青少年加深了对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迎奥运、迎世博”等重大活动结合起来。我们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以各种形式向青少年宣传世博知识,弘扬奥运精神。通过开展“放歌颂改革,盛情迎奥运”、“知荣辱、讲文明,我为世博作贡献”等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为青少年编写了图文并茂的《走近世博会》和《上海世博会宣传资料》,开设了“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等科普讲座,并组织开展“迎世博,科技创意大赛”,引导青少年树立“爱祖国、爱家乡”和“了解世博、走进世博、参与世博、共享世博”的理念,为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作贡献。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在去年抗震救灾中,上海关工委老同志和离休干部情系灾区,用行动奉献自己的忠诚和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老同志向灾区捐款1600多万元。其中,关工委老同志、长宁区教育系统离休干部陈素文夫妇、上海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张波夫妇分别捐款25万元,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好评。在暑假期间,市关工委积极落实中国关工委有关通知,与市精神文明办联合举办了“学英雄少年,为奥运添彩,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暨留言活动,使青少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结合起来。各级关工委把思想教育与关爱工作结合起来,为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排忧解难,为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一是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各级关工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吧监督工作,对辖区内经营性网吧定人定点巡查监督,劝阻未成年人进入,同时向文化执法等有关部门反映、举报黑网吧。如宝山区关工委建立了12支文化市场监督队伍,330多名老年志愿者担任义务监督员,分别在9个街(镇)开展活动,健全了网吧监督员工作网络。二是为生活困难青少年捐资助学。各级关工委通过援建希望小学、建立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爱心基金”、开展“扶一把”为主题的帮扶弱势未成年人活动,组织老同志与困难学生结对帮助。普陀区老干部报告团成员、离休干部方耀熊倾其毕生积蓄,向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100万元,援建4所红军希望小学,展示了老同志的高尚情怀。三是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目前,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达38万人。各级关工委配合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有的慷慨解囊,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资助;有的积极开展调研,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对策;有的担任校外辅导员,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南汇区关工委在建立“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示范点”的基础上,08年在全区17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中全面推进,实现了全覆盖;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开展了“爱心助我高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朗诵班,帮助孩子们改掉乡音;通过举办美术班,帮助孩子们实现童年的梦想;通过举办电脑培训班,使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电脑操作,同时还学会了电脑制作动画的技能,变单纯的“物质解困”为“技能助强”。
二是注重创新,深入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结对活动
我们坚持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结对活动,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的生机和活力。
1、重视载体建设。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上海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我们积极探索运用网络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构筑思想教育网络平台,收到良好效果。如市关工委与老小孩网站先后举办了“手拉手,网上行”、“老少携手,网络博客秀”等活动。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关工委副会长钱冬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我的小故事》,《我说八荣八耻》等网络日志,受到青年网友的热情“点击”。通过制作、阅读“博客”,老少两代可以超越时空,进行“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做到“双提高”、“双受益”;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还针对“一校多区”的实际,通过校园BBS网络系统,运用QQ、MSN开展谈心交流、举行党课和组织生活,受到青年学生欢迎。
2、创建工作品牌。我们重视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中,努力创建工作品牌。如百老德育讲师团通过“举办德育讲座、举行德育展览、建立德育基地、开展德育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向广大青少年讲述人生信念,传承光荣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已为160多万青少年举办了1700多场报告,百老德育讲师团已成为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张亮丽的名片,并多次受到中央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长宁区关工委坚持17年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现已连续办班14期,654名中学生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结业的学员中21%在高中阶段加入中国共产党,80%获得过市、区两级荣誉称号,80%进入高校后担任了学生干部,成为青年中的中坚力量,探索了“老青结对,共读马列”的成功实践。目前,“马读会”的组织形式正在本市部分区县和大中学校拓展。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结对话科普”、市教育系统“共读一本书”、杨浦的“模拟家庭”、宝钢的“暑托班”、“月老组”等工作,构成了上海关工委结对活动的新亮点。
三是夯实基础,积极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
我们立足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网络向社区延伸,工作活动向社区拓展”的新局面。
1、注重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我们树立“政府牵头、社区搭台、多方参与、青少年得益”的工作理念,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在充分发挥“东方绿洲青少年活动基地”、市少年宫和各区县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作用的同时,依托社区,努力使社区成为青少年快乐成长的“第二课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组建了近800个社区校外辅导站,近9000位老同志参加活动。如宝山积极创办关工委假日学校,制订了《宝山区创建星级居(村)关工委假日学校标准》,并提出用三年时间创建100所关工委假日学校的规划。目前该区已创办84所“假日学校”,全区90%的青少年在老同志们的指导下,参与了尊老敬老、家庭劳动、环境保护、种绿护绿、争做文明小市民等公益活动,受到社会的好评;市教委与普陀、嘉定、杨浦等单位积极探索“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创建了由大学院区、中学校区和居民社区参加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模式,开辟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途径。
2、注重丰富活动内容。我们重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和地域资源的优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以“缅怀革命先烈、寻访革命圣地、追寻革命足迹”活动为载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感恩行动”为重点,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以建立“一班一居委”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当好社区小干部”,“见习楼组长”,让青少年充分接触社区、了解社会、体察社情民意。
近年来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对关工委老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余热生辉”的精神多次给予高度肯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关工委主任沈红光积极参加市关工委有关活动,并经常对上海关工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最近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上海关工委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使上海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倍受鼓舞,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发展。
我们认识到:
1、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坚持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核心,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同志的亲身经历和品格风范,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生动、最感人的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条主线,必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2、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坚持创新求实。重视调查研究,坚持“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活动内容、组织形式、阵地建设、载体运用”,才能提高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效。我们提出,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要坚持“四要”、“三结合”,“四要”就是: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教育方法要生动活泼、教育过程要双向互动、教育环节要重视实践;“三结合”就是:使传统教育的手段与现代教育的方法相结合;使传统教育的要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传统教育的内容与市情、区情、乡情和校情相结合。
3、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坚持抓好关工委自身建设。上海现已形成市—区(县)—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三级组织网络,有的区还建立了居委、楼组关工小组。为进一步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今年4月我们将举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发展”研讨班,并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系统广泛开展创建“四型”(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建设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关工委活动。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关工委工作条例》,我们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上海市关工委工作条例》,并逐步建立健全“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活动开展、工作运行、配合协作、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宣传表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引导老同志争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六大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讲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老少结对活动的指导员、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调研员、帮扶工作的关爱员、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督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一步发扬“五老”的优良传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对于我们应对挑战,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四个确保”(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得到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世博会筹办有序进行)的要求,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时事形势教育,引导青少年与党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