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华山路有一处令世人瞩目的地方,那就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故居――上海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的“主人”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女儿、静安寺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成员之一的蔡目卒盎老妈妈。
蔡目卒盎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毕生持之以恒地弘扬父亲的爱国主义精神,主动承担起故居的接待任务,前来故居参观有来自祖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及港、澳、台同胞,还有来自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的国际友人,更多的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她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总是亲自接待,孜孜不倦地向同学们讲述父亲蔡元培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主义精神播种到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中。
在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建立之前,蔡目卒盎就是市西小学和爱国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陈列馆建立之后,她又主动承担起关心下一代任务。在她的热心工作下,蔡元培故居被命名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还和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多所大学联合建立了“上海市德育教育基地”。
有一年夏天,徐汇区南洋学校的一群特殊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蔡元培故居参观,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智障,蔡目卒盎亲自在楼梯口迎接他们,并给他们送上了饮料和点心,给他们讲述蔡元培的故事,鼓励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要积极面对生活。在蔡目卒盎看来,这些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
蔡目卒盎十分关心困难学生,只要学生能好好读书,她就不断提供资助。社区困难学生陈某,由于出生残疾家庭,蔡目卒盎每年都资助她上学;索朗卓嘎和琼达是来自西藏的上海戏剧学院学生,从去年开始,蔡目卒盎开始资助他们学费,大年夜,她不仅为他们发了红包,还亲自买了数本世界名著送给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成才报国;华东模范中学有一位学生得了白血病,她又捐助了500元。她不但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困难学生,还把她的爱心延伸到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如,当她得知浙江省的一位学生由于母亲身患重病而无力供其念书时,就连续多年资助15000元供这名学生读书;再如,她还通过全国青少年基金会给江西和内蒙古的多名困难学生送去关怀,资助他们继续学业。几年来,蔡目卒盎省吃俭用,已为公益事业捐款近10万元人民币。
社区的居民们都知道,蔡目卒盎虽然是一位社会知名人士,可是她平时的个人生活却异常简朴。每次捐衣被,她都会花钱买来崭新的新棉被捐给灾区,而自己盖的棉被发硬了还不换;每次有灾情,她都在第一时间向居民区党组织献出爱心,在四川汶川地震期间蔡目卒盎不顾自己患病住院,立刻让护工分别到街道民政科和红十字会共捐款一万余元,之后以缴纳了5000元特殊党费。在她的带动下,她身边群众都积极地投入到奉献爱心的各项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