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化结对关爱工作
发布时间:2009-06-20点击数:4329
 

(一)形成了关爱氛围,为育人环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1、抓好队伍,形成网络。区关工委和12个街、镇关工委都建立了结对关爱指导组,367个居(村)委,95所学校关工委(小组)建立了结对关爱指导组,2008年结对1678个,参加结对关爱活动的老年志愿者有1916人。

2、抓持久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近两年来开展各种形式教育活动3156场次,受教育207628人次。

3、抓持久开展法制教育。近两年来开展多种形式法制教育1127场次,受教育48607人次。

4、抓持久开展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现有9个街、镇建立了义务网吧监督队,参加义务监督员350多人,两年来出动8412人次检查网吧3048次。

(二)形成了关爱工作有效载体,坚持结对“三化”,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1、关爱结对社会化。采取因人制宜,就地就近“一组一”的优化组合办法,把学校、社会、家庭联起来,形成合力开展关爱活动。如老年志愿者、居委干部和青年志愿者与失学青少年结对,司法社工、老年志愿者和居委干部(以司法社工为主)与失足青少年结对,学校老师和老年志愿者与弱势、特殊学生结对等。

2、结对活动经常化。老年志愿者在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协调下,自觉地开展工作,与帮教对象建立联系,或上门家访,或互通电话、或促膝谈心,并组织帮教对象参加各级关工委组织的主题教育和特色教育活动,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

3、关爱工作情感化。用真情、亲情、友情去温暖青少年的心田,老年志愿者和弱势青少年以朋友相处,改变了单纯的说教,更没有训诫和责备,而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温暖的话语与他们交流,启发引导他们成长、成人、成才。

(三)形成“爱、帮、教”工作方法,把关爱工作做到心灵深处

1、实行人性化关爱、突出一个“爱”字。

2、实行社会化帮助,突出一个“帮”字。

3、开展教育为本互动活动,突出一个“教”字。

(四)初步形成了关爱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关爱工作逐步走上规范、有序轨道

1、领导重视。

2、职能部门牵头协调。

3、区、街、镇、局建立了一支“专家型”指导组,抓培训、抓典型、抓调研、抓协调。

  4、居(村)委、学校关工委关爱组普遍建立了工作制度。
【关闭】

上一篇: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长宁区天山路第一小学开展“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的启示

下一篇: 嘉定区司法局新成路司法所做实做好“关爱行动”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