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结对手拉手、心连心,同学习、共进步――长宁区仙霞社区(街道)关工委老少“双结对”工作体会
发布时间:2009-09-04点击数:5507
 

  街道关工委根据“急党政所急,想青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社区党工委的总体工作要求,与青少年的愿望同心,与相关职能部门同抓,自200510月开始组织以离休干部为主体的志愿者与“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老少结对手拉手、心连心,同学习、共进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在关注与工作中探索

  1、关注“两新”组织青年成长。即主动到党员服务中心了解“两新”组织青年的思想、政治意愿和选送青年参加区委党校培训及单位党组织的培养计划等情况,积极物色结对“带教”对象,3年来共“带教”12名青年积极分子。

2、发挥关工委志愿者作用。即积极发动有组织部门工作经验的离退休老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目前已参与到“带读”、“带教”活动中的德高望重老同志7名,其中离休干部3名,机关退休干部3名,高级知识分子1名。

3、发挥居民区党组织作用。即配合居民区党组织,及时与“马读会”学员联系,落实好“一对一”的“带读”工作。

二、在探索与实践中迈进

1、将光荣感升华为责任感。我们组织志愿者学习中国关工委领导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义,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如:高级工程师唐汉玲说,关心下一代成长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帮助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输入新鲜血液,是我们老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虽然我以前没有做过关工委的工作,但我可以学着干。

2、善于和青年交朋友。根据结对对象特点,老同志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手段了解青年人所思所想。老同志们利用中午或晚上时间深入“两新”组织与结对青年谈心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积极向“两新”组织和上级党组织反馈情况。如俞尧民老同志将写的自传给结对青年小施阅看后,小施感触很深。他在思想小结中写道:“俞老师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在和平年代勤奋学习科学技术,离休后还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多学本领。”

3、搭准青年思想脉搏,激励青年坚定信念。我们每年召开“带教”联系人座谈会,交流做法,并对个案进行分析。如:唐惠星老师了解到结对的一名马读会学生,因考上大学后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但一直没有回音,思想上产生了一些波动。经分析,关工委老同志认为要帮助这名同学坚定理想信念。老新闻工作者胡传式讲述了自己23岁时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受35年风雨人生考验后,直到58岁才入党的经历。

“双结对”为关工委与“两新”组织党建和学校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桥梁,也是关工委老同志关心“两新”组织青年和学校学生进步的工作平台。几年来,街道12名参加区委组织部培训的“两新”组织青年中,已有4人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按期转正3人;通过“带读”活动和所在学校党组织的培养,有7名“马读会”成员均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其中已有1人入党。

  仙霞社区(街道)关工委老少“双结对”工作也得到了区关工委的关心和肯定,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使更多的青年人在老同志的关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关闭】

上一篇: 嘉兴社区举办暑期“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迎世博,汉文化礼仪进社区”系列讲座

下一篇: 离休干部李振玉、包静之夫妇向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镇中心小学捐赠116册《中华国学百部》图书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