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生机的常青树--记普陀区离休干部林则福同志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2-07-19点击数:5831
    蜿蜒的苏州河,在这里拐了十八弯。这里,曾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就在这传承光荣、传播文明的苏州河畔,挺立着一棵生机盎然的常青树。他,就是普陀区关工委主任、“五老”报告团团长、关爱工作团团长、区人大原副主任、离休干部林则福同志。
    老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连续多届担任区委离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组织老同志学习、活动,带领支部同志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显著。自从担任区关工委主任以来,老林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队伍、载体和机制建设中。他奔走在社区和基层单位,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老林不但是普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者,同时还是一位率先垂范者,他长期从事与青浦监狱普陀籍在押犯结对帮教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参与社会监督工作。林则福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离休干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博大情怀。
打牢关心下一代工作基础
    面对离休干部“双高期”的严峻形势,老林提出:要继续发挥好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打牢关工工作基础。老林从加强关工组织建设入手,健全了区属各大口的关工组织。老林带领区关工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冒着高温,到建委、经委和卫生系统等单位进行调研,和委办局分管领导沟通有关情况。
2006年初,老林提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工工作的新抓手。普陀区关工委在全市率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文件要求全区各级关工组织积极开展这项宣传教育活动。2007年,全区已形成了区关工委——9个街道(镇)和4个大口单位关工委——全区所有居民区和基层单位关工小组三级关工工作网络。2008年,区关工委在原“爷爷奶奶报告团”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吸收了“五老”,成立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下发了《关于成立普陀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的意见》。也是在2008年,在区关工组织开展此项活动两年之际,区关工委举行了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在老林的积极倡导下,绝大部分委办局关工委和部分街道镇关工组织的负责人由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这对整合资源加强关工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把爱延伸进大墙内
    老林所带领的团队长年与青浦监狱普陀籍在押犯坚持做好结对帮教工作。在帮教工作中,老同志们与帮教对象签订了帮教协议,老林要求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第一,坚持用革命的道理教育帮教对象“怎样做人,要他想好的,不想坏的”、“学好的,不学坏的”、“做好的,不做坏的,努力改造”;第二,坚持用社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感化在押犯,促进改造;第三,坚持用社会和城市的大发展、大变化的大好形势,鼓励在押犯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加强改造。经过老林所在团队的耐心、真诚的帮教,帮教对象有了改过自新的勇气,改造积极,表现好,得到狱方的表彰,也得到了帮教对象家人的称赞。
做青年朋友的贴心人
    暑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好时机。在社区,老林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的社区关工工作的实践,老林也成了社区青年的“忘年交”。老林还被普陀区纠风办聘为区政风行风评议代表,并担任评议小组长、大组长。10年来,他参加了区公安分局、税务、卫生、环卫、教育、劳动、质监、社保中心等系统的行风评议工作,并参加了曹杨街道、长风街道行政机关的政风评议工作。评议工作让老林在不知不觉中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年轻人,年轻干部从老林兢兢业业的工作和丰富的领导经验中获益良多。
老青结对结硕果
    在老林的重视下,他所在的区委离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同志纷纷承担起培养、教育党团共建单位长征镇团委的12位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帮助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健康成长,发挥离休干部党支部的作用,促进团的建设。同时,在开展工作中注重循序渐进,持久有效,为青年同志与老干部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了较好的情感平台。
人们都说老林是棵常青树。这棵常青树在璀璨的晚霞中,永远焕发着浓浓的绿意、盎然的生机。
【关闭】

上一篇: 第四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举办

下一篇: 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 着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创新发展---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关工委主任 顾秀莲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