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发布时间:2019-07-30点击数:4956

孟泰,1898年8月出生,河北丰润人。1916年3月,未满18岁的孟泰只身“闯关”,在抚顺千金寨一个煤窑里当采煤工。孟泰后来考入鞍山制铁所,成为一个炼钢工人。

“孟泰仓库”

1948年4月4日,鞍山钢铁厂成立。为避免战争破坏,钢铁厂组织一批有技术专长的工人向后方根据地抢运器材。孟泰积极参加抢运,后来听从组织安排,带领全家人到了吉林通化,协助通化炼铁厂修复了两座小高炉。为此,孟泰受到了炼铁厂领导的表彰。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孟泰奉调回鞍钢。他不顾刮风下雪,动员本组十几个伙伴战冰雪,斗严寒,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从中搜集废旧材料和零备件4000多件。孟泰用玻璃粉为废旧材料除垢,修复成能用的管件。上千种材料和上万种零备件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就是后来誉满全国的“孟泰仓库”。

在修复炼铁厂2号高炉过程中,高炉所用的管件大部分取之“孟泰仓库”。1949年6月27日,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座高炉——炼铁厂2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孟泰及其伙伴们为第一座高炉做出了重大贡献。7月9日,在庆祝鞍钢开工典礼大会上,中共鞍山市委、鞍山职工总会和鞍山钢铁公司命名孟泰为一等功臣。8月1日,孟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工人党员。

孟泰宣传画

高炉神仙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飞机经常在鞍山上空盘旋。孟泰主动当起了护厂队员,他把行李扛到高炉边上,抱定与高炉共存亡。8月中旬的一天,4号高炉炉皮烧穿,铁水与顺炉皮而下的冷水相遇产生爆炸。孟泰闻声冲上炉台,冒着生命危险摸到水阀门前,关闭了阀门,排除了险情,制止了恶性事故的继续发生,保证了高炉的安全。

1950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工友们把孟泰从冰水中拉上来的时候,他冻得浑身颤抖,嘴唇发紫。孟泰经历这样的抢险至少有十几次,铁厂工人敬佩地称呼孟泰为“老英雄”。

孟泰几十年与高炉循环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维护操作法。孟泰只要把手伸向流淌的循环水水流,便可准确判断出水的温度、压力及管路流通的状况。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在修复高炉的那些日子里,孟泰很少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家什么时候搬到鞍山市铁东区新居都搞不清楚。

孟泰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经过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施工,改造后铁厂高炉循环水每年可节约费用23万元;孟泰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双层循环水给冷却热风炉燃烧筒提高寿命100倍;试制成功的瓦斯灰防尘罩,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组织的提高更换高炉风口、铁口速度的技术攻关,刷新了铁厂生产的历史纪录。

八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1952年8月2日,鞍山市召开第四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孟泰被命名为特等劳动模范。10月1日,孟泰参加了北京天安门的国庆观礼。

鞍钢开始大规模基本建设后,孟泰担任炼铁厂修理厂厂长。1954年,孟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深入到鞍山市、鞍钢各个厂、矿、农村,协助各方面解决了许多生产和社会问题。鞍钢人说:“凡经孟泰接待的事,件件有回音,能解决的都较快地得到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1958年的一天,孟泰到配矿槽了解生产状况,发现这个岗位由于上道工序厂家运送来的烧结矿热量未散而高温难耐,最高温度接近80℃,工人整天汗水淋漓。他立即召集能工巧匠到现场研究降温方案,并亲手画出安装冷却水管线的草图。经过一番苦战,冷却系统起动运转,作业环境的温度降到规定标准以下。一个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第十个春天》,形象而生动地纪录了孟泰的工作和生活情景。1964年7月16日,冶金工业部任命孟泰为鞍钢炼铁厂副厂长,这时他已经66岁。

从1950年9月25日,孟泰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第一次受到毛主席接见,他先后8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孟泰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1967年6月13日下午,孟泰猝然病发,被送进医院。9月30日,孟泰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逝,终年69岁。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孟泰遗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毛主席接见孟泰

【关闭】

上一篇: 《新中国英模故事选》(1949-2019)——李四光

下一篇: “万婴之母”林巧稚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