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23日至24日,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党建带关建”专题培训班,着重围绕“党建带关建”专题,总结交流经验,强化理论学习,探讨剖析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党建带关建”要求落实落地,从而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质量和水平。期间,徐汇、长宁、普陀、杨浦、奉贤、宝钢关工委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为进一步总结宣扬典型、推广集训成果,“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微信公众号正陆续推送相关交流发言材料和部分参训单位特色做法,以供各单位学习参考。本期交流为长宁区关工委做法——
提高政治站位 夯实基层基础 融入大党建格局
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为了让“红旗飘万代”,长宁区关工委自成立以来,始终对标党的建设新要求和广大青少年新需求,自觉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合融入到党的中心工作之中,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关工委工作实效。
一、组织成体系——关建跟着党建走
长宁区关工委成立至今,在历届区委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区教育、卫生、建设、政法等7个系统和10个街道镇全部建立关工委,尤其是从2008年以来,居民区党总支建立关工委、下属党支部建立片区关工组、党小组建立楼组关工组“三级网络四级组织”的社区关工体制已经形成。目前,从居民区及其楼组,到学校、医疗机构等都相继建立了关工组织,全区关工组织总数达1845个。在街道镇党工委、企业党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关工委工作平台正在向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的“两新”企业延伸。从2014年开始在“大不同茶城”建立首个企业关工组织后,近两年又先后在上海工技大国家科技园区、“鼎创汇”等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建立关工组织,目标到今年底全区各街镇都要在楼宇、园区企业中建立关工工作机制,这标志着长宁区关工委组织网络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并正逐步朝常态化发展。此外,分别成立于1990年3月的“五老”报告团、1991年7月的“马读会”领导小组、2005年的关爱团,及其各系统、街镇、居民区的主题教育报告组、读书征文指导组、宣传组、关爱帮教组、带教辅导组、网吧监督组、调研组等构成了多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体系,明确了党领导下的组织体制和工作职责、任务,有力推动了关工委工作在全区各个层面规范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努力为“五老”志愿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发挥好“五老”作用,组织“五老”量力而行、主动作为、就近服务。目前,经过注册登记和去年全覆盖调研,全区各级关工组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有5300余名,其中党员有2800余名,占总数的53%以上;年龄在60-70岁的有2700多名,占到总数的一半。
二、领导有方略——谋划好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区委把区关工委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2005年区关工委建立以来,区委始终坚持区关工委的主要负责人由区委副书记担任,强化党对关工委的领导。同时,在区关工委班子配备上,长期坚持由有能力、有威望、有经验并热心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区四套班子老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以及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区文明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班子和成员单位,全区各街镇和系统的党工委(党组)都从“党建带关建”的高度,配齐配强本街镇、本系统和本单位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等部门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在基层关工委班子建设上,各街镇、系统党组织按照要求,明确各居民区及其楼组和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为关工委的主任或组长。今年,在区关工委和所在街道党工委的重视下,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关工委党支部获批成立,它是长宁区关工系统首个功能型党组织,标志着“党建带关建”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进一步体现了加强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
在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同时,区委把关心下一代事业纳入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格局之中。长期以来,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青少年,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着力点,在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老少牵手”的助力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年来,区关工委开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和区政府教育督导等重大事项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机制重保障——纳入全区工作大格局
区委书记每年都听取区关工委工作汇报或对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在给予更多鼓励的同时提出工作要求。区委副书记作为区关工委主任,更是亲力亲为,主持区关工委工作,形成了定期召开区关工委全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工作会议等会议制度,并把关工委主题教育、法制宣传、社会实践等工作和活动,纳入全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城区和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的大格局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各级党组织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推动开展创“五好”关工委活动为抓手,将关工委工作融入系统党建、社区党建,落地、落细、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起各系统、街镇关工委定期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工作的制度,努力做到与党建工作“四同步”和“四到位”,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各级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从2018年开始各级党组织把落实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情况纳入本系统和各街镇关工委分管领导个人年终工作述职内容,强化班子成员的政治责任和担当,并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目前,全区每年用于各级关工委工作经费和志愿者服务费等财政性资金达150余万元。此外,自2005年区关工委建立“爱心育苗基金”至今,基金规模已达190余万元,以每年增值部分用于特殊青少年的帮困助学,受助孩子近4000人。
四、工作显特色——发挥“五老”政治优势
各级党组织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的政治优势。关工委每年抓住一个主题开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动,自编宣教读本,组织老少结对读书、征文、演讲活动,把握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因人而异,精心施教,开展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成果,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典型,把工作载体和平台逐步打造成长宁关心下一代事业特有的工作品牌。坚持了28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作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十佳工作品牌”之一,至今已举办了26期,为1520名优秀高中生播撒马克思主义种子。尤其是近两年,“马读会”已经向青年社工、企业青年员工等群体拓展,新华街道、虹桥街道等先后成立马克思主义讲师团、马克思主义教育基地,科学理论学习已蔚然成风。
区委宣传部、政法委、区文明办、区检法两院等部门综合联动各级关工委关爱青少年的组织和机制,形成了“红烛挽救行动”“爱心护花行动”“帮困解难行动”和“文化市场卫士行动”等特色载体,多方位为特殊青少年提供思想、身心、生活和环境等关爱和服务。各基层党组织与关工委联手联动,积极扶持、拓展工作特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实效、受青少年欢迎的基层工作品牌。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做好“党建带关建”工作,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提高政治站位是前提。各级党组织和关工组织始终把握习近平关于关心下一代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努力在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把“四同步”“四落实”和“五带动”落到实处,努力把各级关工委建设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各级关工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政治担当,主动依靠党组织,以开展创“五好”关工委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当好党和政府教育下一代的参谋和助手,真正在“党建带关建”上实现“双主动”。
2、纳入大党建格局是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关工组织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持续推进,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载体建设上,致力于构筑“政治引领共抓、组织网络共建、教育资源共享、‘五老’队伍共管、志愿服务共推”的大党建共融格局。实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化、每项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清单化,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质量。在坚持大党建工作格局同时,不断盘活用好党建和“关建”的各项资源,增强“互联网+”等方式的资源共享性,注重途径创新和领域拓展,推动工作转型,提高辐射面和有效性,努力在“带”字上下功夫。
3、夯实基层基础是根本。各级党组织在强化各级关工委班子建设的基础上,始终把基层关工委自身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塑造和“五老”志愿者骨干力量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创设并完善“社校联动”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社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关心青少年工作链,并向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两新”企业延伸,进一步拓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域,逐步形成“社企联手”机制。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老劳模讲师团”,进一步加强对“五老”报告团、尤其是志愿者骨干的培训,优化和提升“马读会”指导老师资源,逐步建立“五老”志愿者保险制度,引导好、发挥好和保护好“五老”的积极性。
上一篇: 蒋筑英:知识分子的楷模
下一篇: 林俊德:隐姓埋名的将军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