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身残志更坚
发布时间:2019-12-05点击数:13626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张海迪小时候得了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与她童年的孩子不一样,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张海迪

自学成才

1970年,15岁的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莘县当上一个普通的农民。她注意到村子里的小学因为没有音乐教师而没有开设音乐课,主动到学校教唱歌,给孩子们当起了老师。

在农村里,她发现农民缺医少药,于是想学习为农民看病的知识。她先后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掌握了基本知识以后,她开设学习针灸。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短短几年功夫,她居然成为当地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有一位耿大爷瘫痪了3年,到处求医,一直没有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耿大爷后来终于能说话,也能走路了。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通过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张海迪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4国语言。因为高位截瘫,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以惊人的毅力攻读了大学课程。

从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主要有《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张海迪自己撰写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以及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等先后出版。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同时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后不到半年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当代保尔

张海迪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她说“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决心以保尔为榜样,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她热爱的人民。张海迪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自己最大的幸福。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张海迪的名字一时名噪中华。张海迪获得了青年人对她的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8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生命的力量,她曾三次应邀出访日本和韩国并举办演讲音乐会。她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受到日本和韩国青年的赞扬。1995 年,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她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

张海迪在作报告

与生命抗争

1991年1月,张海迪被诊断出鼻部患有黑色素癌。张海迪的丈夫王佐良陪着她赴上海中山医院做无麻醉手术。手术前,张海迪对王佐良深情地说:“如果我活下来,当然非常幸运,我希望还能和你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我死去,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拖累你,我跟朋友们讲了,如果我死了,让他们给你找一个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王佐良握着张海迪的手,眼睛湿润了。

张海迪接受了她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手术非常痛苦。她的鼻癌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张海迪硬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张海迪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撰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

奉献社会

2002年,张海迪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张海迪在文学创作的同时,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当年下乡的农村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她为灾区和孩子们捐献自己的稿酬6万余元;她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是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她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2014年10月6日,当选康复国际主席。2016年8月,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2017年6月19日,张海迪获得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参选提名。2019年9月,张海迪被表彰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关闭】

上一篇: 【征文选登】衣食住行话发展

下一篇: 【征文选登】惊雷处处,千树万树梨花开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