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5——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21-09-06点击数:2821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华  强

 

1920年1月,毛泽东在北京参加了由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2月,毛泽东参观了“工读互助团”第四组,毛泽东对实行所谓“共产主义”的“工读互助团”非常欣赏,认为这是中国的希望。

 

毛泽东实践“工读互助团”

1920年5月初,毛泽东到上海,在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开始亲身实践工读互助生活。他们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毛泽东所在的工读互助团担负织袜子、洗衣服、送报纸等工作,收入十分微博。

毛泽东在实践工读互助生活的同时,专门写信给长沙,要求长沙开办“工读互助团”。就在长沙拟办未办之际,王光祈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却开始陆续解体,1920年下半年已近尾声。

“工读互助团”之所以解体,是因为进项少,支出多,入不敷出,维持不下去。以毛泽东在上海从事的工读互助生活为例,其中一项工作是洗烫衣服。洗烫衣服的收入本来就非常微博,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客人洗烫衣服,工读互助团负责来回取送。上海地方大,出门得坐车,来回车费竟然不堪负担。毛泽东自己做过这个工作,他说,扣除车费,洗烫衣服挣不到钱。

“工读互助团”的解体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破产。毛泽东从“工读互助团”的破产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希图不推翻资产阶级,通过宣传、感化和示范试验来实现社会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工读互助团”虽然破产,但毛泽东对小康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此时的毛泽东已不再满足于“工读互助团”式的“大同”,开始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旗帜。

 

接受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自己说,他“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7年资本主义的书,”“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28岁以后,以前也不会学,是俄国人教的,那就是1917年俄国革命教的。”

毛泽东毅然抛弃了空想社会主义,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他认为李大钊、陈独秀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南陈北李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公认的两颗思想界的星辰,毛泽东几次谈到陈独秀对他思想的影响:“1919年我第二次前往上海。在那里,我再次看见了陈独秀。我第一次同他见面是在北京,那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李大钊最早在北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多次谈到李大钊对他思想的影响:“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毛泽东毅然抛弃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转而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关闭】

上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4——北李南陈——陈独秀

下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6——维经斯基出使中国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