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历史在遵义转折
华 强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独立自主地解决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长达4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发生重大历史转折,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担架上“三人团”的“阴谋”
1934年12月3日,中央红军在渡过湘江之后进入西延山区,这里西接贵州高原,地势险峻,道路崎岖,山地绵延数百里。
湘江血战,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大多数人都不满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开始着手发动一场撤换“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斗争。他首先争取的是王稼祥和张闻天。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因恶性疟疾缠身而坐担架行军,王稼祥因受伤也坐担架行军,两人的担架经常会碰到一起。张闻天骑马,可以放慢速度加入他们的谈话。他们三人不仅走在一起,而且宿营也在一起,一有时间、有机会、有条件,他们就交换意见,讨论问题。
王稼祥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目前形势已非常危急,如果再让李德这样瞎指挥下去,红军就不行了!要挽救这种局面,必须纠正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采取果断措施,把博古和李德“轰”下台。
在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这“三人团”中,论年龄毛泽东最大,论职务张闻天最高,他是三人中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按理应以张闻天为“师”,但是张闻天与毛泽东、王稼祥一路上交流和讨论,使他在感情上、思想上、观点上同毛泽东逐步一致起来。他认为毛泽东是正确的。他们在一起的谈话,被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幽默地形容为“担架上的‘阴谋’”。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审议黎平会议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转移以来军事失利的原因,解决军事领导权的问题。
会议于15日晚7点开始。屋里陈设简单,中间是一张破旧的方桌,摆着一圈椅子。天气寒冷,桌子底下放着一个生着炭火的小铁炉。到会的有20人,不仅有政治局委员,还包括全体军事领导人,以及各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
会议由博古主持,他是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个发言。博古在会议上首先作了报告,主要内容是强调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原因,完全是客观上的不利因素,党的军事路线没有错误。
周恩来的军事报告经过几天深思熟虑的准备,他严肃地承认对付敌人的策略不对,不该放弃红军游击战的传统,转而打阵地战——这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周恩来的发言,让李德感到不安。遵义会议从酝酿到召开,李德已经被排除在外了。会议开始,李德一边听着发言,一边不断地抽烟,神情沮丧。
周恩来作完报告之后,张闻天作了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他作报告时依据的提纲,实际上是毛泽东、王稼祥和他三个人一路上在担架上达成的共识。
毛泽东紧接着张闻天发言。他讲了一个多小时,把矛头尖锐地指向博古和李德。毛泽东提出,博古和李德犯了“防御时的保守主义” “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的话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毛泽东发完言后,王稼祥紧接着发言,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王稼祥认为毛泽东的观点是正确的。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为了扭转当前的不利局势,提议请毛泽东同志出来指挥红军部队。
张闻天随即表了态,支持毛泽东和王稼祥的意见,对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进行了批判。周恩来接着表示赞同,以诚恳的态度,一面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一面请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
会议开了3天,最后一天,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补选王稼祥为政治局委员,撤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仍由朱德、周恩来继续指挥军事。会后,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总负责。随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是当时最高军事指挥部。
上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36——血染湘江
下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38——三军大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