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57——毛泽东与《沁园春·雪》
发布时间:2021-11-26点击数:4675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图片

毛泽东与《沁园春·雪》

华  强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从延安飞抵山城,为和平民主建国大业四处奔忙。

 

毛泽东题写《沁园春·雪》

9月6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看望挚友柳亚子。柳亚子当时正在选编一本《民国诗选》,已经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收入,正想请毛泽东校正有无错误,想不到毛泽东会来看望他。嘘寒问暖以后,毛泽东欣然在柳亚子的纪念册上题写了著名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久,毛泽东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书赠柳亚子《沁园春·雪》。柳亚子立即和诗一首,连同毛泽东原词一起送请重庆《新华日报》发表。重庆《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谭”主编吴祖光抄得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大喜过望,立即在“西方夜谭”上刊出。12月28日,重庆《大公报》将毛泽东《沁园春·雪》和柳亚子的《沁园春》一并发表。

 

《沁园春•雪》创作于红军东征途中

毛泽东的词公开刊登后,立即轰动山城,《沁园春·雪》不胫而走,从重庆流传到全国。其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并不是在重庆创作而是1936年2月在红军东征途中一气呵成的。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2月,中央决定由毛泽东率军渡过黄河,东征山西,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1936年2月5日清晨,红军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准备渡河。这一带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2月7日,毛泽东挥毫疾书,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见报后,许多志士仁人以其为题,步韵唱和。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陪都重庆总共刊出“唱和”词章10首、外地刊出3首,其中有崔敬伯、郭沫若以及远在延安的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晋察冀解放区的邓拓、山东解放区的陈毅等。“唱和”词章表达了民众在重庆谈判之后,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强烈愿望。

 

国民党想把毛泽东比垮

面对全国各地兴起的《沁园春·雪》唱和热潮,国民党开始不相信这首词出于毛泽东手笔,造谣说系由柳亚子代笔。在证实《沁园春·雪》确为毛泽东手笔后,国民党向各级组织发出通知,要求能够写诗填词的国民党员各做一首,准备从中挑出上乘之作,以国民党领导人名义发表,把毛泽东比垮。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重庆报刊刊出词章21首、读者来信2封、学术文章1篇。1945年l2月8日,重庆《大公报》刊出王芸生针对《沁园春·雪》的文章《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看法》,向毛泽东挑战。郭沫若在《客观》1945年第8期上对王芸生的文章严加痛斥,认为王芸生的文章不是纯粹学术性论文,而是想在历史批评的外衣下执行某种政治任务。

柳亚子写了《答客难》一文,指出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领袖口气阔大,有人看见他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以为他有帝王思想,这完全是狗屁不通的话。柳亚子说,《沁园春》说得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是正告独夫民贼所专制的寿数已终,人民的世纪开始了吗?

重庆《新华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于1946年5月23日转载锡金的《咏雪词话》一文,文前写了一段“按语”:毛泽东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关闭】

上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56——抗日战争胜利改变了中国国际形象

下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58——国共和谈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