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章阅读
追寻百年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1-12-04点击数:4766
特殊的时节,总会留下特殊的记忆。
当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党课”,正在被初冬暖阳辉映下的沪上知名“红色打卡地”愚园路徐徐拉开序幕。
近日,新成立的上海市老科协线带绳专委,在市老科协党工组长、协会会长蔡敏勇带领下,行走参观了汇聚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岐山村钱学森旧居、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等红色历史建筑的愚园路历史风貌区。
这是市老科协线带绳专委与江苏路街道关工委签订“结对、共建”伙伴后的第一次“党史教育活动”,也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从交错的特色中西建筑,到韵味十足的江南小弄堂,其丰厚的红色底蕴,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逐步走向胜利的光荣历程和红色记忆。
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是当年中共中央在国统区隐蔽战线中重要的红色秘密基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副书记刘长胜等居住于此,并开展革命活动。这一段风云往事被娓娓道来,让寻访者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积累的“十大”宝贵历史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愚园路1032弄的岐山村,现场解说人员对弄堂曾经居住过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爱国人士杜重远、文学家施哲存、电影演员祝希娟等名人的掌故如数家珍:既着重介绍了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也穿插了包括钱蒋夫妇“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在内的趣闻轶事,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到人民科学家爱国爱家、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甘于奉献的极其丰沛的精神世界之中,难以自拔。
在“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瞿秋白、陈独秀、邓中夏、李济深、章伯钧、史良等曾经居住在愚园路上的诸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主人士、实业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国际友人郝然在列。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故事背后,无不折射着那时青年一代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赤子情怀。
“行走的党课”结束后,寻访一行在江苏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会议室举行座谈会,畅谈学习体会。老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故事印刻于脑,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做到退而不休、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老同志新的更大贡献。
蔡敏勇在座谈交流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把老科协和关工委的工作往实里做、往优里做、往强里做,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做得更好。
江苏路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玲表示,要竭尽全力搭建好平台,让市老科协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在街道、社区、学校、楼宇园区生根、开花、结果,从而共同助力青少年成长。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