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吟娟
【人物介绍:沈吟娟,女,1922年12月出生,194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离休干部。】
1949年初,为迎接上海解放,上级党组织把我的组织关系从沪西毛纺总支转到市郊北新泾第二毛纺织厂,负责领导该厂的工作。
第二毛纺厂是个纺、织、染、整理全有的全能工厂,该厂原是国民党经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强盗霸占而成了“日产”,日寇投降后又成“私营”。当时,我在整理部做修补工,我们车间的“养成工”许多都是从盐城出来的。我们就住在附近的宿舍里,大家生活上能互相照顾,思想上能互相关心,团结得很好,工人们都称呼我为“大姐”。随着解放大军逼近南京,马上要渡过长江,上海时局也越来越紧张,物价飞涨,厂里经常拖欠工资,工人们实在无法生活下去,党组织便决定行动。各部门派代表,一部分做纠察,下班时在大门口站岗,不让厂长出门;另一部分到厂长室去谈判,因为厂长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使谈判屡成僵局。更令人气愤的是,厂长还偷偷地打电话报警,说工人闹事,伪警备司令部马上派来了军警,在厂内架起机关枪,愤怒的工人们与警察冲突起来,老工人周阿大险些被枪杀。后来,厂方派人出来协调,满足了工人部分要求才暂告结束。
上海解放前夕,上级党组织下发了很多宣传品,我们就把解放上海的“约法八章”寄给厂长,一方面宣传党的政策以安定厂长的心,消除恐慌和顾虑;另一方面要他很好保护工厂财产不受损失,更不准破坏。为了护厂迎解放,我们向厂方提出:让一部分工人搬进厂居住,工厂停工,但门房、炊事房不能停,要照常供应厂内工人的伙食。我们厂的地下党员、积极分子和老工人,组织了秘密护厂队伍住在厂里,轮流值班护厂。我们对内控制电话,搞好“瞭望台”,因为河对岸就有几个碉堡,敌人在那里轮流放哨站岗。对外就是防止敌顽军捣乱和抢夺厂里财物等行为。有一天,厂里果然来了伪顽保甲长,他们要拉工人去修马路,一时闹得厂里有些青年工人不敢进厂护厂。护厂过程中,有个老工人妻子突然患重病,眼看老工人护厂的积极性要受到影响,我就拿出银元救助,帮他治疗妻子的病,又鼓励他坚持护厂。
解放大军快要攻进上海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逃跑前还叫毛麻公司来电话,说要到厂里搬运物资,我们推说没有船过河,物资不能搬运,加以阻拦。惊慌的敌人只顾自己逃命要紧,因而也顾不上抢运物资了。
听说解放军要进城了,工人们在“瞭望台”上日夜监视河对岸敌人的动向,加紧护厂,防备敌人来捣乱。这时,上级党组织指示:派一个党员渡河过去,迎接解放军,为解放军引路。我们就派杜文奎同志去,他趁对岸敌人碉堡没人时渡过河,去寻找解放军了。很快,杜文奎同志回来了,告诉大家解放军已过来了,于是我们就套上红袖章,打开大门,护厂由秘密转为公开,挂出“欢迎解放军”“庆祝上海解放”的大幅标语。这时,厂内厂外互相转告喜讯,高呼口号:上海解放了!
上海解放初,我们按照上级指示,派同志配合解放军收容散兵游勇,收缴枪支弹药,集中送到沪西区。我们还派同志去找军管会,要求接管我厂,费了好大的劲,由一毛纺织厂军管会接管了我厂,并派军代表童健同志进驻我厂,一面接管,一面准备开庆功会,庆祝护厂斗争胜利。
从此,我们工人扬眉吐气,翻身当家作了主人。
——《上海红色乡土故事》(2021年编印)
上一篇: 牺牲在上海解放前夕的革命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