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关工委举办“薪火忆峥嵘 一脉承初心”抗战老战士后代忆先辈座谈会
发布时间:约5小时前点击数:12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浦东抗战教育资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五老”积极投身史料梳理和精神传承,厚植青年一代家国情怀和政治觉悟,近日,浦东新区关工委举办“薪火忆峥嵘 一脉承初心”浦东抗战老战士后代忆先辈座谈会,区文史学会协办。

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处处长、区关工委秘书长朱春来,区关工委顾问、区政协原秘书长唐国良,区军休中心副主任朱凤,区文史学会副会长朱力生、张维汉等出席会议。

45位浦东抗战老战士后代代表及“浦东记忆‘五老’”工作室成员,与15名新区选调生、储备人才等青年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

薪火·记忆 

张闻天外孙女张秀君、林达侄子林家春、周大根孙子周亚南等13位革命后代作为“历史讲述人”,深情追忆了先辈们在浦东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淞沪支队支队长、抗日英雄朱亚民的儿子朱建强回忆,他的父亲在浦东曾三次负伤,其中有两次是在当地的村民家养伤,老乡们还冒着生命危险去集镇买药为他治伤。刚刚伤愈,父亲便重返部队继续战斗。他说:“我记得父亲经常说他是幸存者,胜利来之不易。荣誉不光是属于他的,更是属于浴血奋战的先烈和战友们,属于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力量,属于英勇伟大的浦东人民。”

盛昌旦动情讲述了抗战烽火中,其父母盛幼宣、杨逸菲在日寇占领的浦东,以教育救国为使命,白手起家、艰难创办海东中学(现为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的故事。该校在当时承担着救助、哺育革命子弟和烈士后代的重任,如今仍坚守育人阵地,为祖国和家乡培养着一代代接班人。他说:“今天我们缅怀前辈功绩,在座的有第二代也有第三代,以后肯定还会有第四代、第五代,直至更多;将来我们还要纪念抗战胜利90周年、100周年,直至更久。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弘扬抗战精神,就一定能实现先烈们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传承·回响 

在交流环节,青年干部们纷纷就如何理解先辈在极端困境下坚定信念、如何在和平年代发扬抗战精神等话题分享感悟。选调生张溪娟表示:“先辈们在围困中坚持战斗的坚韧,启示我在基层繁杂工作中要保持耐心与专注;先辈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智慧,激励我在协调各方关系中不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储备人才欧明浩动情地说:“听到盛老提到‘还会有第四代、第五代继续纪念’时,我深受触动。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血脉与信念的延续。它再次点燃了我参军入伍时的青春热血,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的‘战场’就在浦东引领区建设一线,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把这份忠诚与担当融入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中。”

使命·前行 

朱春来作总结讲话。他由衷感谢革命后代为传承先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所做出的努力,并对做好新区关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精神内核挖掘。深入阐释抗战先辈事迹背后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牺牲奉献与斗争智慧,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之成为滋养青年心灵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大“五老”要以先辈为镜,积极投身“四个讲一带动”实践,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动全区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浦东力量。同时,期望新区青年干部深刻领会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浦东引领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座谈会以“亲历者后代视角”作为鲜明切入点,生动再现了抗战的艰苦卓绝与伟大胜利,充分展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它不仅是一次珍贵史料的挖掘与分享,更是一堂触及灵魂的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课。浦东新区关工委将带领广大“五老”持续挖掘用好抗战史料,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宣讲讲座和实地考察,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浦东新区关工委)

【关闭】

上一篇: 【征文选登】细微之处显真情

下一篇: 薪火八十载·同心向和平——普陀区举行弘扬抗战精神知识竞赛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