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讯200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08-03-01点击数:5473
 

 

 

 

编者按:现将2007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和2008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印发你们,供研究工作时参考。

 

2007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2008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

 

 

 

2007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2007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市委的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主题,进一步发挥“五老”优势,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新成效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20064月市关工委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关工委将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与开展“党在我心中”、“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喜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香港回归十周年、建军8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结合起来;与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基础,创新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与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坚持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了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发展。市百老德育讲师团收集珍贵图片史料和百老书画墨宝等作品,举办纪念建军80周年“军魂颂”爱国主义教育展,吸引10多万中小学生观看,并到学校、社区、农村巡回展出;杨浦区关工委组织报告团成员到干休所与老同志开展“军营一日”参观座谈活动;卢湾区开展爱党、爱国、爱军“三爱”活动和“迎世博,老少同乐数码摄影”活动;黄浦区开展“和谐之声”大家谈征文活动;宝山区组织青少年“参观德育教育基地”、“看革命电影”、“自编自演好人好事”、“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等活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知荣明耻树新风”教育活动,并获教育部优秀组织奖;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在全市中小学开设讲座、板报展览、创新模型制作等科普活动;虹口、闵行、徐汇、嘉定区和崇明县等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深入社区、学校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推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发展。

2、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先进典型。2007412,时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给百老讲师团全体老同志写了慰问信,习书记指出“你们离退休后不辞辛劳,满腔热忱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令人尊敬和钦佩”,“老同志们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写照,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珍贵素材”。习近平同志的慰问信,是对上海广大老同志的鼓舞和鞭策,各级关工委以慰问信为动力,以评选先进活动为契机,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先进精神。

20079月,市关工委召开了“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表彰会”,表彰了27个先进集体和112位先进个人,市委领导沈红光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励了先进,推进了工作。

普陀区离休干部方耀熊夫妇,平时省吃俭用,却慷慨捐出100万元建红军小学,受到市民称颂。市百老团顾泉雄老同志自费2.6万元从电影厂买下自己所拍摄的200多部纪录片中的13部拷贝,又化3万元刻录了3000VCD6年走了21个省市自治区,为两万多名大中学生讲演,为边远贫困地区青少年免费放映百余场电影。他的事迹被市精神文明办等单位评为上海十佳道德模范,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温家宝总理还亲笔致信顾泉雄同志。

市教育、铁路、徐汇、卢湾、普陀、黄浦、杨浦、奉贤、浦东新区等关工委相继开展先进评选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召开表彰大会。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组织专栏、专刊、专版、出版书刊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二、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新拓展

各级关工委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开创,不断拓宽和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1、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内涵。长宁区坚持16年,举办“点燃青年信念之火”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简称“马读会”)。最近,市委组织部充分肯定“马读会”培养中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区委和团市委还召开现场会推广长宁区“马读会”的经验,人民日报作了专题宣传报道;南汇区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示范点;浦东新区依托社区“阳光驿站”,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美德和民主法制等教育;奉贤区的“夕阳红”讲师团和“奉贤山歌剧组”,活跃在学校和社区巡讲、巡演;市百老德育讲师团举办“关爱成长,共话荣辱,百场德育讲座进学校、下社区”活动,荣获市精神文明办和市志愿者协会的“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品牌”。

2、拓展老少结对关爱活动的形式。杨浦区开展党团结对、校区结对、校际结对、科技结对等活动;金山区关工委开展“每月一次交流、每季一次走访、每年一次聚会”的老青结对共建活动;普陀区组织老干部走进小区、楼组,开展赠书、讲革命故事、读书辅导和交流活动;闸北、青浦区等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深入社区与失足青少年结对帮教,引导他们做对社会有益的人;松江区开展“你我携手,共建和谐”——老青结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全市大学生中开展“孝满天下”敬老助老结对活动;市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开通“儿童健康发展咨询服务慈善热线”;宝钢关协开设科技讲座,指导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长宁区建立三级关爱工作网络,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思想演变和促进转变等方面情况,组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及思考”的报告会;宝山区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心理辅导乡村行”活动,深入街镇关工委和社区家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卢湾区老同志为建红军小学募捐33万元;黄浦区老同志向“关心下一代爱心基金”捐款19700元;市关工委还与老小孩网站开展了“老青科技结对博客秀”,与中国关工委专家委等举行“中日友好2008年奥运会”暨“仁志田博士丝绸之路长跑之旅”中国篇上海终点“世纪公园”青少年长跑活动。

3、创建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阵地。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中心,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

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出版了《百老风采》,市委书记俞正声亲自写了贺信,对全市各级关工委和“五老”是极大的鼓舞;市教育关工委创办《关心下一代》期刊;市老科协编写出版了《走近世博会》;铁路局关工委编写《凝聚显现精彩》;普陀区编辑《“忘年交”结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长宁区编辑《火炬的传承》;静安区借助《常青树》节目、静安有线台、静安党建网、《静安时报》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老同志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

三、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自身建设有了新加强

1、注重组织建设。2007年,在各级党委重视和支持下,全市19个区县实现了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关工委班子建设得到了新的充实和加强。市教育系统90%高校的院系建立关工委分会,86%中小学成立了关工委小组;宝山区专门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区三级关工委班子的调整工作,一批相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了关工委主要领导岗位上,全区3个街道、9个镇及教育局共13个单位配备了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徐汇区299个居委关工小组重新组建为关工委,并充实调整区关工委和老干部报告团队伍;长宁区关工委积极争取区委支持,把年富力强的同志调整到关工委班子中来,增强了关工委工作力量;嘉定区组成了由区委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老领导参加的关工委领导班子;百老德育讲师团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充实“五老”工作队伍。

2、注重思想建设。200711月,正值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市关工委在市委党校及时举办了关工委和关工办负责人专题读书班,组织学习和辅导党的十七大精神,还组织外出考察,瞻仰南昌“八一”纪念馆和共青城胡耀邦同志陵园,并请关工委老领导、区县老干部局分管领导、从事具体工作的关工办等同志学习交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高校、区县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培训班;百老讲师团和宝山、徐汇等区关工委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3、注重机制建设。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推动和服务职能,注重发挥成员单位优势,整合资源,借助外力,搭建平台,共同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如黄浦区分别召开成员单位和各相关部门及社区(街道)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恳谈会和联络员会议,定期分析老同志和青少年的特点,一年中先后与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司法局等8个部门联手开展了5次教育活动;静安区关工委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关工委联络员会议,与区文明办、人事局、司法局、文化局以及五个社区(街道)等15家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工作运作机制,形成了全区“上下互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普陀区加强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各街道、(镇)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纳入各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内容中,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全方位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格局;宝钢关协与宝山区关工委联合举办季度工作交流会,以求“厂区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进”。

一年来,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如何进一步组织和发挥“五老”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探索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等等。

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要求,加强调研,求真务实,突出重点,培育品牌,开拓奋进,进一步开创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2008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

 

2008年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五老”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努力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1、学习好十七大精神。各级关工委要按照中央、市委和中国关工委的部署要求,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五老”骨干进一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

2、宣传好十七大精神。各级关工委要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采取宣讲、报告会、座谈会、板报、文娱演出、读书活动等形式,深入社区、楼组、学校和企业,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以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3、贯彻好十七大精神。要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求,组织和引导“五老”发挥自身优势,当好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的监督员。

二、进一步在青少年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思想道德教育

4、抓住教育时机。要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要利用寒暑假,积极有序地开展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组织青少年开展迎奥运、庆奥运系列活动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教育。

5、拓展教育内涵。要在坚持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适应青少年实际的新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起点青少年的发展要求,选择各有侧重的教育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6、构筑合力平台。积极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作用,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三、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发展

7、强化基层工作。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是新一年上海关工委工作的重点。要立足基层,扎根社区,健全组织,深入开展社区老少结对“十个一”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下半年将适时召开“上海市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

四、创新上海关工委工作特色

8、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2008年开始,市关工委将把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作为上海关工委的工作特色,每年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各级关工委应从实际出发,创建和完善本单位“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的典型,做到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五、努力加强关工委队伍自身建设

9、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把街道(乡镇)、居委关工委(关工小组)的建设作为重点,要积极争取党委重视,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积极为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服务。

10、加强队伍建设。要主动联系、动员区域内离退休老同志,特别是新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参与关工委的工作,形成一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适应关工委工作发展需要的“五老”骨干队伍;要加强调研,开展分类指导和工作交流;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简讯》、《关心下一代网站》,不断总结“五老”先进经验,宣传“五老”先进事迹。

11、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各级关工委和工作队伍的职责,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使关工委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关闭】

上一篇: 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做好2008年工作

下一篇: 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