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深入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
发布时间:2008-12-05点击数:5045
  内容提要:社区是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结合的基地,是“老少共建”的大舞台。要加强社区关工委组织、制度建设;在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中,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加强青少年帮困载体建设,重视辖区企业共建共育;使社区真正成为“一老一少”的连接基地,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青少年的良好工作平台,成为“五老”队伍共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有效活动阵地。
 
  我们西渡社区关工委在西渡社区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区、镇两级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努力推进西渡社区关工委建设为重点,结合西渡地区实际,充分挖掘、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创建“五好”社区关工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使西渡社区真正成为“一老一少”的连接基地,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青少年的工作平台,成为“五老”队伍共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有效活动阵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2007年以来,在西渡社区党工委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区、镇两级关工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着力加强社区关工委建设,成立了由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主任,社区内德高望重、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有一定特长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社区党工委配备一名现职干部兼任秘书长,社区民政、综治等“条线”干部、辖区内中小学校的副校长、退休老同志和部分居民区青保干部为委员的社区关工委领导班子。并在社区设立了关工委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关工委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推进、落实等项工作。
  为拓展工作辐射面,有效延伸工作触角,社区关工委在现有的8个居委会均设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做到“一个坚持”、“两个落实”、“三个贴近”。“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广大青少年群体为关爱主体对象;“两个落实”:一是落实工作制度,二是落实工作经费;“三个贴近”:就是社区关工委的日常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良好的学习、教育、生活平台。
二、积极发挥“五老”志愿者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活动
  西渡社区在地理位置上是奉贤区的北大门,与闵行一江之隔,地域面积18.4平方公里,辖区面积12.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万余人,涉及20个国家和我国31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社区下属8个居委会、3个物业公司、1个市容中队和1个环卫所。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西渡社区既是奉贤区的窗口,又素有“小小地球村”的美誉。因此,这里藏龙卧虎,能人贤士聚集,居住在社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就是社区的宝贵资源。
  为此,我们充分整合这些宝贵资源,组织邀请他们充实到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根据特长,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
举办各类特色培训班,锻炼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开设专题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识;创建老少互动特色小组,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三、关爱弱势群体,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社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关工委工作的传统和特色项目。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社区关工委在全面排摸困难青少年的年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等前提下,列出重点帮困对象,建立相关的帮困档案,为实施帮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同时以“两个较好、一个较差”(品德较好、成绩较好、家境较差)为帮困标准,深入开展“双结对”活动,要求每个居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结对一名困难青少年。同时,社区关工委认真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谈心活动、进行一次家访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一次专题教育知识讲座、开展一次联谊活动。居住在社区的青少年们通过筹办爱心义卖、筹集部分帮困资金和实物,用来支助贫困家庭和贫困生等活动提高了能力,奉献了爱心。
  我们认识到,为了加强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就必须为帮困工作创造一个宽松、有效的活动载体。今年,我们社区关工委又在社区青少年活动基地成立了“爱心驿站”(爱心超市)。“爱心驿站”的运行方式是为社区内的孤儿、患重病儿童(据统计有45人)家庭青少年发放“爱心积分卡”,并定期打入一定的“爱心积分豆”。这些青少年可以凭这张“爱心积分卡”到“爱心驿站”领取所需物品。同时,我们也为积极参与社区劳动的青少年办理“爱心积分卡”,鼓励社区青少年通过劳动得到一定的“积分”。至今年10月底止,我们已累计发放2万多个“爱心积分豆”(1个“积分豆”相当于1元人民币)。
  社区“爱心驿站”也得到了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的支持,辖区内已有12家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关工委结成共建单位,社区“爱心驿站”设有每个共建单位的专柜,企业定期向认领的专柜捐赠学习、生活物品或资金。通过“爱心驿站”工作平台,西渡社区内的青少年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关闭】

上一篇: 徐汇区龙华社区关工委举办老干部专场报告会

下一篇: 整合社区资源、发挥“五老”优势,进一步做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