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离退休干部网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故事

坚守那份今生无悔的初心

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退休干部  龚寄托

古人云:光阴似箭。当年惜别地区媒体负责人岗位的情景依稀就在眼前,不经意间,赋闲归里已经整整十年了。

初心无悔,夙愿以偿。欣逢“七十”生日之年,这偌大的喜讯,无疑已化为最为走心的庆生贺礼。

乡土“采编”

说来也巧,我的生日不仅与共和国同年,而且还是同月。只是当年老母亲按旧时惯例记下农历时日,故而阴差阳错地留下了一段出生提前一个月的小插曲。

尽管儿时家境拮据,但我爱好读书,而且喜欢把我特别敬重的叔叔列为学习楷模。我的叔叔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早年的高材生,是就职于《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高级记者,曾受命担任驻外记者。说实话,早年间我对叔叔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志当一个像叔叔那样有作为的记者。或许,这就是铭刻儿时心底的“记者梦”。

下乡插队时,我的大队支书是个明事识才的开明人,他放手让我参与编印大队农忙季节的简报。不仅需要采编、刻写、印发,还要下地劳动,有时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可我心里却感到甜丝丝的,欣喜地体味到心灵回暖,感受到了儿时梦境的复燃。

编外“记者”

应该说,在农村有线广播站那段实战历练,着实使我受益终身。

那时,罗店是上海农业现代化先行单位,现代农业机械化程度遐迩闻名,历任市委书记都曾给予亲切关注指导。身处新闻富矿的我,浑身是劲,自个儿变着法的“开采富矿”,不是录音报道,就是沪语对话节目,或是配乐广播,那时罗店广播节目堪称丰富多彩,风生水起。同时,沪上电台、电视台、报纸时不时刊用我的稿件,还时不时的获奖,我一度被誉为上海郊区“铁杆通讯员”。

尽管那时我依然是“拿工分”的“土记者”,但我初心不变,义无反顾地朝着“记者梦”所确立的人生标杆奋力前行。

“盛世”圆梦

欣逢盛世,旧梦重圆。我这个“拿工分”的“土记者”,终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年华,如愿以偿地圆了儿时的“记者梦”,调任为地区广播电视系统的负责人。这一步,整整跨越了21个年头,虽说是迟来的喜讯,但梦想成真,无疑值得庆贺!

地区新闻宣传园地春光无限,着实为我这个圆梦人提供了一展身手大舞台。然而,担纲一方媒体负责人,其责任和压力确非普通记者能比。尤其是在地区体制改革整合中,文化和广电合一,局和台分设。我作为独当一面的台长,舆论导向、对内对外宣传、队伍建设、节目创新创优、广电产业创收、安全播出等诸多问题无一不严峻地考验着我。而我携手全台员工,同心协力,硬是打了一场场漂亮仗。

在过往的那些岁月里,作为区级媒体的宝山台在做大做强上勇于探索前行。“精彩宝山”电视短片大赛活动风生水起,为滨江宝山精心打制了一批声像俱佳的纪录片。在我们的精心策划下,远赴美国成功举办“精彩宝山”电视展演周。在与沪上兄弟区县台共同打造《新闻坊》知名品牌战略中,宝山台年年被评为先进。

在地区媒体领导的岗位上,我依然勤于思考,笔耕不止。那些年,我主动担纲撰写政论性的大型纪录片文稿。与此同时,常深入思考上海区县广电媒体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撰写了《关于提升上海区县广播电视软实力的思考》《走联合之路,建立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县级新闻协作体》等多篇论文,相继被《新闻记者》《上海新闻界》等新闻杂志所刊用,并多次荣获中国广电学会优秀论文奖、上海新闻奖、上海广电论文奖。

“薪火”相传

流水般的岁月年华瞬间即逝,或许激情燃烧的岁月总让人感觉是短暂的。就在普天同庆共和国六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不得不和痴恋一生的广电新闻事业挥手说再见了。

平心而论,步入花甲之年的我是到了该卸甲赋闲的份上了,然而多年新闻领域快节奏的惯性所然,真正闲下来了,一时间手足无措,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但让我深感宽慰的,莫过于子承父业,学美术出身的他毅然投身电视这一行。这些年,儿子拍摄的纪录片构思巧妙、角度新颖,表现手法独特,非常有看点。而我,自然而然地成为第一观众,互相切磋技艺、交谈心得。儿子也不负厚望,其作品屡屡获奖。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信守初心,今生无悔!

发布日期:2019-11-06 17:18:02

【返回征文列表】
©2019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 沪ICP备2021012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