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荧屏上讲好公安故事——“东方110”电视专栏创办记
市公安局政治部退休干部 冯世荣
在上海,说到“东方110”电视专栏节目,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档在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电视法制宣传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名牌栏目。
“东方110”自上世纪1993年1月21日首播以来,至今已有26年时间,播出的栏目总期数已接近3000期。据权威专业机构统计,“东方110”这档节目的观众收视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在电视台各档节目中位属前列。26年来,“东方110”制作的节目多次获公安部金盾影视奖、上海广电系统优秀电视栏目奖,数十部专题片获得中央综治委法制类节目评比的优等奖。
我是1989年调入市公安局法制宣传处工作,主要从事政治思想和影视宣传工作。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与影视科同志在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再大点,步子要再快点”的新春谈话后,就大胆提出到电视台去开设固定专栏的设想和计划。这时,上海正在筹建东方电视台,我们的创意设想很快得到了公安局领导的批准,也得到了市政府分管领导及广电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各方协调,最终确定在新组建的东方电视台开设“东方110”公安法制专栏节目。
在筹建“东方110”电视专栏的各项工作中,最让我费心耗神的是两个问题,一是警方与地方广电部门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可以使“东方110”电视专栏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潜力,取得“警”“地”双赢。另一个更重要的是“东方110”电视专栏坚持什么理念,秉承什么风格,宣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核心的问题。
为此,我向有关部门提出警方的职责就是打造好“东方110”制作团队,负责电视专栏节目的全部制作任务,把好政治关。在这过程中广电部门在技术、播出、经费等方面给予协助。“东方110”电视专栏完成制作后的展播、广告经营等由广电部门负责,这样警地双方就可以各负其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关于如何办好电视专栏,就是如何在荧屏上讲好上海公安故事,让老百姓乐意听我们讲上海公安故事,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了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公安电视专栏宣传的主旋律,把握好公安电视宣传的方向。公安战线是与社会邪恶作战的强力机构,公安战线有的是血腥猎奇故事,一些媒体报刊常以此吸引观众读者。但我清醒地认识到,一档由警方制作的电视专栏节目,一档在主流媒体播出的电视专栏节目必须坚持正面、向上、健康的主旋律,履行公安媒体的社会责任,向老百姓宣传法制,宣传公安战线的优秀人物,强化社会的清醒净化功能,给观众正能量的熏陶教化。
二是坚持立足公安、面向社会的电视专栏宣传风格。“东方110”是一档面向社会大众的电视专栏节目,但不能因为要坚持主旋律而办成一档没有观众缘、没有社会影响的说教类节目。我们在开办“东方110”电视栏目的初期,就把观众关心的公安故事、公安人物及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内容搬上荧屏,这样就将严肃的公安题材打造成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让观众在观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启发。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电视宣传手段日新月异,文化宣传的内容多元并存。从创办至今,我们的眼光就始终盯着公安改革的步伐,始终盯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步伐,始终盯着社会观众的文化需求变化,不断去创新“东方110”的创作元素,做到既反映公安工作的现状和传统,更引领公安文化的新潮流发展,让观众在与公安战线的文化接触中感受时代进步。
发布日期:2019-08-12 2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