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70年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离休干部 冯益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建所七十周年,也是我入党的七十周年。每当回想起七十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激动。
在战争年代,我曾在新四军抗大分校参加学习,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953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到上海生物所工作,先是在财务部工作,后调到培养基和分包装联合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生物制品学校成立后,我又任生物制品学校党支部书记,1983年,在所妇委主任任上离休。回顾上海生物所的发展历程,我认为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生物所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发展起来,成为我们国家防疫战线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人民的防病治病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五十年代初,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创伤,百废待兴。社会上有许多闲散人员。党和政府号召各个单位,努力吸纳这些人员参加工作,在劳动中争取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上海生物所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吸收了一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到所里工作。在这些人中,有的是文盲,有的根本不具备生物制品基本知识。在所党委领导下,所里组织起扫盲班、专业提高班等业余学习班,请所里的专家和有文化知识的职工来当老师。举办这些学习班,对于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增强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十年代初,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上海生物制品学校,中专性质,面向全国招生。没有现成的生物制品专业教材,就自己动手编印;没有专业教师,就由本所的专家教授来担任。靠着这些油印的简陋教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学生,为全国输送了大批生物制品专业的中坚力量。现在,这些当年的学生,都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骨干力量,其中有许多人还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工作岗位。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科研队伍也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在保家卫国的浪潮中,推动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把这项伟大的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党中央肯定了这个名称并指示各级领导机构,“今后统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此同时,国家迅速调集了大批专家教授,充实到生物制品行业,及时研制生产了大批的疫苗,以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抗病的免疫能力。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这些专家教授。
回顾七十年来,我从一个穷学生到离休干部,点点滴滴都是党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在上海生物所发展成长过程中,我在所里的不同岗位上,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祝愿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文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离休干部冯益三口述,郦强华记录整理。
发布日期:2019-09-06 0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