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离退休干部网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故事

家住万里城 永怀爱国情

普陀区万里街道退休干部  浦锡根

1997617,万里城正式开工新建,是上海市政府确立的四大示范居住区之一。在改革发展的潮流中,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上海万里城其建设成就令人瞩目,曾荣获联合国生态环境住宅金奖。此情此景,让我流连忘返。漫步在上海万里城,我不禁感叹道:“家住万里城,永怀爱国情”!

时光追溯到19378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淞沪会战开始后,侵华日军滥施淫威,小梁山惨遭深重灾难。万恶的日本鬼子一把火把我家房子点着了。我父母带我逃难到上海租界的曹家渡卢薛宅,家里的生活全靠着我父亲做小生意来维持。我忘不了父亲每天拿着一根扁担、两只竹筐和一杆秤,从曹家渡三官堂桥处的水果行批发来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在周边的大街小巷叫卖。年幼的我,为了要度日,也时常跟着父亲一起做生意。由此,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从小就铭记在我的心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了主人。我们回到了万里小梁山,那段历史伤痛让我始终无法忘怀,那块瓷片曾是我们饭桌上的碗盏,那段焦木曾是我们房顶上的横梁,那片碎瓦曾为我们挡过风雨、避过冷热。民族的灾难没齿难忘,硝烟野火岂能蔓延逞狂。

在万里城的中央绿化带南端,静卧着一块花岗岩巨石,上面镌着金色的铭文即为国立暨南大学旧址纪念碑,它标志着万里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纪念碑上,金光闪闪的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四个大字引人注目。据了解,暨南大学的前身国立暨南学堂创办于1906年,1923年由南京迁往上海真如(校址在现在万里城内),1927年更名为暨南大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校舍毁于侵华日军炮火。该校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复校。

从历史上看,在1923年到1937年间,暨南大学在万里地区开办了共14年。这里名师云集、人文鼎盛,是华侨最高学府,曾被国父孙中山称为“华侨革命之母”。如今,面对这块纪念碑,我用手深情地抚摸着它,思绪万千,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在这里,知识之魂仍在,文化之魄犹存,爱国之情永怀!

在万里城中央绿化带的西端,位于新村路与富水路之间,原来这里是暨南大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杨家桥小学,我曾在这里读书,一切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9年,上海晋元高级中学迁到这里,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是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该校是以民族英雄谢晋元将军的英名命名,非常有教育意义。每当我走到这里,心中就会激荡起浓浓的爱国之情。

2015428日,我随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一些老将军、抗日英雄等一起走进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谢晋元将军诞辰110周年活动,和学校师生共忆抗战风云,分享谢晋元将军的铮铮岁月,使爱国传统更加深入人心。

196681日,我离开长征公社万里大队(现为万里城),调到了解放日报当记者。正是这一调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促使我奋发进取。38年的记者生涯,让我终身难忘。

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祝福她,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繁荣、更富强!

发布日期:2019-09-06 03:15:36

【返回征文列表】
©2019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 沪ICP备2021012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