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同龄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退休干部 倪炳生
1949年3月,我出生在上海解放前夕,可以说是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同龄人。从小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健康成长,享受着共和国繁荣昌盛下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幸福生活。
在我懂事的时候,父亲跟我说,他十三岁就来上海当学徒,当时物价飞涨,一袋纸币只能购买一块肥皂、一袋草纸......母亲则同我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有一年她和父亲去崇明探亲,回沪时乘客飞奔抢着上船,日本兵开枪射击,打死了好几个中国人。还好,船老大机灵地把船速放慢,让乘客都安全上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父母亲时常教育我,要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大后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父母亲的教育,字字句句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我要用功读书,积极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新中国给我的幸福生活。
用功读书
我从小刻苦学习,用功读书,由于成绩优秀,小学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六年级毕业时每门功课都是“五分”(满分),随后考入南洋模范中学。进中学后,我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初一期中考试,我数学100分,全班第一;语文97分,全班并列第一,两个第一着实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初一,我被评为班级五好学生;初二,我在学农时被评为劳动标兵。
初三毕业,我要报考船舶制造学校,班主任请我父母亲去学校重新填写志愿,动员我继续报考南洋模范中学(高中),最后我以全年级前十名的成绩考入了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中二班。因历史原因,上大学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我在工作后自学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取得大专文凭。
积极工作
1984年6月,我从大集体编制直接进入机关编制定副处级,到长宁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任党工委副书记。1987年,主持长宁区人防办党工委工作。期间,长宁区人防办被评为全国先进办公室,荣获各类先进17项,我个人两次被市人防系统评为先进个人。
1994年3月,我到虹桥街道任党工委书记。当时虹桥经济落后(全区最后一名),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班子意见不统一,干部队伍不稳定,与周边单位关系紧张。按照区委要求,我带着班子成员一起对虹桥街道进行整治,大力发展经济,创文明小区18个,取得各类先进20多项。
1998年2月,区委安排我到华阳街道任党工委书记。当时华阳街道作为凝聚力工程先进典型,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区委要求我们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工作全面迈上台阶,为此我带领党工委一班人,分别制定经济、精神文明、党建三个三年规划,工作向经济、党建等五个方面延伸。期间,区委安排我在全区处级干部大会上两次分别作“如何当好班长”“如何带头、带队、带班”的交流汇报,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和荣誉。
最令人难忘的是2007年9月11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华阳视察,在听取我对凝聚力工程建设汇报后表示,华阳凝聚力工程是社区党建最早最长的典型。
回顾在华阳街道工作的11年,共取得全国先进34项,上海市先进86项,长宁区先进160多项。
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我在虹桥街道和华阳街道工作期间,连续15年在大年初一去看望敬老院老人,让爱老敬老尊老的社会风气在长宁传递。
2009年退休后,我接受区委安排,继续发挥余热,继续发挥正能量。在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不拿任何报酬连续工作十年。在我直接参与和见证长宁“凝聚力工程”的探索发展历程中,我深受启发、感慨良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我深爱的党和祖国做贡献。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雄踞天下,不断走向新的辉煌。我也相信,长宁人民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家园。
发布日期:2019-09-06 03: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