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毕生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
徐汇区华泾镇退休干部 李根兴
小时候,我的家在龙华机场跑道的北延长线上,每天都能看到飞机从我家的房顶上起飞或降落。那时,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看飞机是最开心的事。我爱祖国的蓝天,梦想有一天我能同飞机打交道。参军后,部队开启了我的航空梦,从此我同祖国的航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部队,我维护战鹰,顶着烈日,冒着寒风,不让故障过夜,把一架架战鹰送上蓝天,把一批批飞行学员输送到战斗部队。由于精心维护飞机,我负责的机组被树为样板机组,荣立集体三等功。部队又送我到空军工程学院深造,为我长期献身航空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转业地方,我有幸投入了大飞机事业。当时正值我国自行研制的“运十”飞机首飞成功后的一系列试验试飞,这期间“运十”飞机七次进藏,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虽然我在政工岗位,没有直接参加大飞机的研制和试验,但是我为祖国的大飞机事业取得的成绩兴奋不已。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提出发展中国民机产业三步走的方案设想。第一步,在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与麦道合作生产MD-82客机项目结束后,继续与麦道合作执行MD-90干线飞机项目,提高飞机制造能力;第二步,与空客合作发展AE100项目,提高飞机设计研发能力;第三步,规划自主开发型号,逐步走上自主研发和经营大飞机项目。
但1998年,波音兼并麦道,关闭MD-90生产线,迫使我方在生产交付2架MD-90飞机后停止了MD-90干线项目;随后空客立即停止与我方合作的AE100项目,“三步走战略”的设想刚刚起步就走到了尽头。尽管大飞机事业再次跌入低谷,但是我们航空人并不气馁,默默地坚守着大飞机阵地。2000年2月,国务院要求总结民用飞机发展的经验,按市场机制发展民用飞机;根据支线航空的发展,集中力量攻支线飞机,决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水平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这时,我国的民用飞机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
2000年12月,我荣幸地加入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的首批研制和筹备队伍,参与项目公司的筹建和项目的国际合作事务,飞机机载系统和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ARJ21飞机于2007年12月21日实现了总装下线,2008年11月28日圆满实现了首飞,2014年12月30日取得了中国民航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15年11月29日首架飞机交付成都航空公司。截止2019年1月底已向成都航空公司交付了11架飞机,ARJ21飞机已经在国内航线上载客人数逾27万人次。2019年2月22日,向内蒙古天骄航空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架ARJ21飞机。预计2019年将交付15架ARJ21飞机。
现在,年轻一代的航空人正在为ARJ21飞机的百年百架机(即建党100周年交付100架飞机)的目标努力拼搏,任重而道远。ARJ21飞机作为大飞机事业的探路者,为民用飞机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取得非常大的成果,2017年5月首飞成功后,正在积极开展试验试飞和取证工作,中俄合作的宽体客机CR929项目正在顺利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3日视察中国商飞时讲,“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现在我国的大飞机事业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大飞机成了国家一张靓丽的名片。大飞机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这正是我们老一辈航空人梦寐以求的,我们祝福伟大祖国母亲强大再强大。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心情无比激动,感谢祖国母亲培养了我,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也感谢祖国母亲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在MD-90干线飞机项目中荣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颁发的二等功,在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中荣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颁发的“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为名不为利,有生之年继续报效祖国。只要生命不息,我将奋斗不止!
发布日期:2019-09-06 0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