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藏线上献青春
杨浦区长海路街道退休干部 胡政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庄严宣告还在天安门上空回响,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已燃至鸭绿江边。我带着满脸稚气,响应祖国召唤,冲过鸭绿江,卫国保家乡。朝鲜停战后凯旋而归,随我所在汽车团驰骋神州。在青藏公路23年,奉献青春年华。
奉令到高原,逐步意识到“四千里青藏线”是连接祖国内地与西藏的桥梁,是巩固西南边防的战略大动脉。我所在团从福建沿海调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线,气候十分恶劣,我们战风雪斗严寒,战胜严重高山反应。我从战士到团副政委,直接执行进藏运输任务53次(每次约30天),有许多难忘的记忆。
一
1956年12月,我团出动100台七吨斯柯达卡车,从兰州运送银元到拉萨。由政治处梁义海主任、司令部商平副参谋长带队,绵延十里铁骑,驰骋茫茫雪海。同时,由兰州军区守备师内卫团400名官兵负责护送,每台车配3—4名战士荷枪实弹武装押运,严防土匪抢劫。
当时的兵站,条件极差。驾驶员有的睡在驾驶室,有的靠着发动机罩入眠,有的睡在排气管旁取暖(柴油车在高原不熄火,否则难以启动)。只有少数警卫战士住宿兵站帐篷,其余都睡在车载银元箱上。
从兰州出发的第三天,车队到达象皮山下,在急拐弯过小木桥时,二连三班有一台车由于方向盘打得稍慢而坠入河里。此时连长赵乐增、指导员徐仁魁处变不惊,在白雪皑皑、北风呼啸中,集合全连干部、战士,紧急动员,要求“战胜风雪严寒,决不丢失一块银元”。在银元交接时,主动说明车辆坠河的情况,银行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清点:银元一块不少!因此,我们受到西藏自治区人民银行行长的高度赞扬和奖励。
二
1975年3月,为执行西藏边防部队的运兵任务,上级指令运兵车队必须由营团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当时,我担任四营教导员,带领车队运送200名老兵,从格尔木到西宁火车站,再从西宁起运300名新兵到拉萨。
车队向西宁方向行驶到60公里处时,我看到有台车停在风沙弥漫的行进路边。我当即询问情况,马上登车检查是否因风扇皮带太松而造成水箱开锅。不料,该车副驾驶用摇手柄将发动机突然转动,瞬间把我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卷进了发电机皮带盘凹槽里。顿时我痛得尖叫!班长王景田立即跳上车,急速将固定螺丝松开,把我的两个手指从凹槽里抠出来,扶我坐在踏脚板上。正谓“十指连心”,我的右手瞬时失去知觉,鲜血浸满了工作手套。这时,耳旁传来班长严厉训斥副驾驶的声音。我对班长说:“他会吸取教训的,没事的,别说啦!”
我忍着伤痛,在3天行车途中与连队干部共同抓好行车安全,把老兵安全准时送到了西宁火车站。临别时,边防战士依依不舍,和我拥抱,互行军礼告别。在战士催促下,我去了325医院,经拍片诊断:食指皮肉伤,中指末节粉碎性骨折。医生要我立即住院治疗,我向医生说明要带队运新兵进藏。于是,就在急诊室帐篷里做了截指手术后,带车队上路了。尽管我服用了消炎药和止痛片,但在深夜还是多次从梦中痛醒,血水染红了我的军用绒衣和棉被。但我深知肩负的重任,坚持继续与连队干部共抓行车安全。后经22医院检查发现:由于截指手术不当,途中又没有换药致使严重化脓腐烂。最后,造成我的中指残疾。
在欢庆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我虽已八十有六,但回想起为巩固祖国西南边防,奉献青春的峥嵘岁月,依然激动不已,经常与战友们谈及斗风雪、战严寒的故事,向亲友和儿孙后辈讲述运送银元进藏的故事,讲述伤残手指留下珍贵纪念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9-09-21 0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