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离退休干部网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故事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松江区政府退休干部  徐磐石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喜迎祖国母亲70华诞的时刻,每当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曲,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同龄人,我感到心潮澎湃,特别亲切,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怀,激情油然而生,让人浮想联翩。 

我出生在松江浦南农村的一个小镇,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从小就有着深厚的土地情怀。记得小时候,白天沿着蜿蜒小河边的泥土路上学,晚上驻足田野,仰望星空、无限暇思,尽情地追梦。上初中的时候,要走过一个个村落,经过一片片田野,步行十里小路才能到达学校,我永远忘不了故乡的那片土地。后来,我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顺利进入了全国棉花学科的最高学府——安徽财贸学院。在大学,我的脑海里充满了珍惜、感恩、责任、奋发。紧张的大学生活,我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地学习。经过不断努力,我终于在安徽实现了上大学和入党两个梦寐以求的愿望。

1978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在上海市供销社系统的棉花检验技术大比武中荣获第一名,组织上把我从泖港调到松江,从棉花检验员、公司副经理、总经理一直干到松江区供销社的分管领导,职务的改变,始终没有改变我的“三农”情怀。我牵头建立了松江区科技兴棉网络体系,力主农商合作科技兴棉,在人力、财力和物资上支持棉花生产,组织基层供销社开展下乡蹲点示范,加强棉花技术辅导,千方百计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得到商业部领导的肯定,并被评为上海市供销社开拓状元。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指引下,松江“三农”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4年松江决定撤销“减负办”,成立松江区人民政府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简称“增收办”)。我作为常务副主任,面对全新的工作,深感肩上的责任。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建立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村级经济、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库,这些是最早的“三农”大数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先后组织多次专题调研,形成29篇专题调研报告,被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采纳。我们不断完善工作网络,紧密结合农村实际,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全力以赴推动落实,使松江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松江区“增收办”发扬“深情、激情、创新、务实”的团队精神,满怀深情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让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松江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78年的253元,到2007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并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续递增,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到了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超过百倍,成为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之一,松江区“增收办”光荣被评为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模集体。

2007年,我分管松江区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浦南的上海“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我组织乡镇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宝贵经验,在新浜镇和泖港镇黄桥村先行试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在松江广阔的农村,到处呈现水清岸绿、村容整洁、鸟语花香,黛瓦白墙、环境舒适、田园风光的农村新面貌。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黄桥村,水净、土净、空气净,有浦江源温泉农庄,有黄浦江生态涵养林,是远近闻名的“上海市文明村”“上海楹联第一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浦江上游充满江南水乡风韵的松江浦南,已经成为市民观光旅游的特色景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农村这片让人魂牵梦萦的广阔天地,奏响了一曲曲乡村振兴的田园乐章。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广袤田野上,处处呈现着盎然生机,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发布日期:2019-10-09 02:35:17

【返回征文列表】
©2019 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 沪ICP备2021012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