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教育关工委申报“五好”关工委自查报告:以创“五好”为抓手,推动关工工作深入发展
发布时间:2012-11-22点击数:7720
一、抓五好,促发展
1. 配好班子,增强凝聚力。
2005年,教育关工委率先加强班子建设,由教育党工委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一位副书记和分管德育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副主任;教育党工委办公室主任兼任教育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教育党工委还聘请了两位教育局老领导杨桦、陈素英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教育关工委工作,并聘请了一名中学老校长朱福元任教育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作为教育关工委的专职干部,开展日常工作,使得教育关工委成为创“五好”活动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教育党工委在加强教育关工委领导力量的同时,也健全了基层关工小组组织。全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教学区共59个基层单位全部建立了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实现了关工工作全覆盖。学校关工小组均由学校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多数学校退休的老领导为常务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还有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团队干部成为关工小组成员,许多学校有社区“五老”代表参加关工小组,形成了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以“五老”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增强了凝聚力。
2、壮大队伍,体现战斗力。
教育关工委组建了以离退休老干部、老劳模和高、特级教师为成员的“讲师组”、“结对组”、“调研组”、“马读会指导组”四支30多人的“五老”骨干队伍。
各学校都有一支十多人的稳定的“五老”骨干队伍,定期来学校工作。同时阶段性的聘请有专长并热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进学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庆、纪念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教育系统“五老”成员约有1330多人,占离退休人员的比例约20%。社区的“五老”人员参与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约500多人。其中经常在学校发挥作用的骨干队伍,教育系统离退休的“五老”约500多人,社区的“五老”约有200人左右。
3、健全制度,形成持久力。
区教育关工委先后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学校培训制度、总结交流制度、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制度等。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所有会议和重要活动都有记录,形成书面材料予以存档。
各学校关工小组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制订了自身的各项制度,并能认真执行,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表彰。通过验收已达到“五好”标准的学校材料充分,档案齐全。有的学校备有100多种书面资料。
4、经常活动,提升影响力。
在开展创“五好”活动过程中,各校不仅利用重大节庆,依托社区各类教育基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安排“五老”深入班级与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区教育关工委“讲师组”的老同志还应邀到学校对学生开展“成才先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还经常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联动,携手共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各校都签有社区、学校联动协议。学校“五老”也配合街道(镇)有关部门参与学校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5、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力。
区教育关工委和学校关工小组,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特色创新活动。
如,教育党工委为加速培养青年干部,委托教育关工委10多位老校长与教育系统的“十佳”青年结对。面向全区高中学生干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延伸到各校的“青年党校”、“少年团校”,并向青年教师延伸。2009年开始,举办了《长宁区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帮助要求入党的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现代职校也于2011年暑假按照区“马读会”的形式开办学校里的“马读班”,聘请区“马读会”的指导老师为学员讲课和辅导。市三女中以百年辉煌的女校——“女子成才的摇篮”为主题,开展女生成才教育。延安中学以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的育人理念,开展了“进延安门,做延安人”的系列教育活动。复旦中学组织学生采访老校长、老校友,同学生谈理想、谈人生,寻根溯源,自强育人,做到“六实”(为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生活要充实、身体要结实、作风要朴实、知识要扎实)。天山中学注重发挥校友会的作用,组织校友讲师团编写了老校友成人成才、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事迹材料,运用校友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与价值、目标与奋斗、成功与追求的教育,以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建青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约占70%,该校领导依靠关工小组,“老青结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具体指导,使青年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忠诚教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华政附中依托大学教授团队围绕“公民与责任”,开设“民主法治”系列讲座,并组织学生步入社会,参观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博物馆,开模拟法庭,走进人大常委会,了解立法实践,突出践行与情景体验学习。复旦初中开展关爱帮教的“阳光行动”,本校46名困难学生每人同一位任课教师和一位社区离退休老同志,进行“二帮一”的结对帮教,效果显著。在迎世博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中,现代职校学生成立的“七不”啄木鸟小队被评为全国全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适存小学开展“我与青春有个约会”活动,学校老师和社区十多位“阳光辅导员”一起与49名学生结对,运用不同形式,约会聊天,老同志的热情鼓励,循循善诱,让孩子们重拾自信,有了进步。哈密路小学在程家桥街道关工委、干休所老同志的牵头下,与街道于2002年签订了“小公民道德共建”协议,创建了哈小“少年军校”。在离休老干部和学校“五老”志愿者的参与关怀下,在当地武警部队的支持下,经过几年实践,少年军校由稚嫩逐渐成熟,系统开展了体验军营生活,学习军人风范,继承光荣传统等教育,军校成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的良好课堂。天山一小组织“阳光校园我添翼”的晨间体能活动,学生家长和“五老”都积极参与。威宁小学开展“心灵之约”的活动,架起“老少之约”、“亲子之约”、“师生之约”、“生生之约”四座桥梁:通过“老少之约”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感受社会对他们成长的关心;通过“亲子之约”让学生感悟亲情,懂得感恩;通过“师生之约”让学生感悟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通过“生生之约”让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和温暖。北新泾二小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在社区老年艺术团的悉心指导下,组成学生民俗文化艺术团体,将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学艺—承德—践行”接受民族精神和文化教育。机场小学多数学生为机场工作者的后代,学校开展“发扬蓝天精神”系列活动,如一批批蓝天少年升旗手在老同志的陪同下升国旗,唱国歌,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
二、抓推进,见实效
1、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常抓不懈。
局关工委通过开会动员,发文件提要求,向各校印发了《“五好”关工小组达标测评表》,采用各校自评、考核小组初评、局关工委考核三结合的评估方法,了解掌握各学校的真实情况。局党工委把是否积极支持和参与创建“五好”工作列入学校党政领导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2009年5月,长宁区关工委和教育党工委在现代职校联合召开了全区创“五好”经验交流现场会,现代职校关工小组和华阳街道关工委作了“联手共育新人”的经验介绍。区关工委和教育关工委分别对全区各系统和各中、小学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开展好创“五好”活动的要求,并将华阳街道和现代职校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做法向全区进行推广。会后各街道(镇)均与所在地区的中小学结对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从而形成了“学校、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育新人”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五老”积极性。
(1)深入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
(2)对基层关工小组副组长进行学习培训。
(3)2011年创办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
三、领导抓,是关键
2010年5月,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陈设立同志在接受《关心下一代》杂志记者采访明确表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本身就是我们在职领导的重要职责。老同志们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同时也教育着我们在职的党政领导,对老同志的工作与生活的关心与支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陈设立同志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亲自担任教育关工委主任,想方设法逐年增加教育关工委工作的活动经费,从最初的每年1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11万元。并给全区基层关工小组8万经费。并配备了固定的办公室和相应的办公设备,保证了关工委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的工作同区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与帮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李仁杰同志经常直接进行指导与帮助。他在全区各街道(镇)关工委负责人会议上号召各街道(镇)同本社区的中、小学结对,运用学校和社区“五老”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所以我们教育关工委同各街道(镇)联手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李仁杰同志同我们调研组的同志一起深入学校开展创“五好”的情况调研和验收活动,对中、小学创“五好”的做法、经验和取得的成绩作充分的肯定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关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李仁杰同志还带领区关工委的同志到我们教育关工委进行调研,指导我们的关工工作,在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后,区关工委的几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一是领导重视,二是队伍得力,三是活动有效,四是不断进行特色创新。并就特色创新、信息交流、调研专题等方面提出建议,指明了我们的工作方向。在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时,区关工委给我们提供专题教育材料,李仁杰、陈观法两位主任还为我们报告团的“五老”作专题示范报告,使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