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夕阳 引领朝阳
发布时间:2016-05-31点击数:3417

——徐汇区“五老”报告团团长桂骥敏先进事迹

 

原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骥敏同志退休后,谢绝了不少单位的高薪聘请,以极大的热情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徐汇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担任区“五老”报告团团长,带领团员,以向青少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引领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虚心学习提高授课质量

桂骥敏同志对“五老”报告团,并不陌生,他从小就对这些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充满了崇敬之情。少年时听过一位老红军的报告曾深深地震撼过他幼小的心灵,至今记忆犹新,那些不计名利一心为了下一代的可敬老人一直是他心中的楷模。能够投身到关心下一代这崇高的事业中去,他感到无比荣耀。

然而这个团长并不好当,尽管“五老”报告团至今仍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但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五老”要开展工作并不容易,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个别学校、部分家长对“五老”来作革命传统报告热情并不高,甚至有些反感,生怕影响了升学,家长们热衷于课余时间给孩子填鸭式补课。报告团员们满怀一腔热情,有时却遭到冷遇,“我们有一肚子的好故事,觅不到大量的听众,”一些老报告团员对此十分无奈。老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安慰团员,一边想法设法打开局面。

他决定向先进学习,组织团员一起拜访了著名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戚泉木同志,请老戚给全体报告团成员作示范报告。老戚同志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从榜样的力量身上大家获取了正能量,增强了信心。他从提高团员自身素质抓起,组织团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关工委工作的指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组织大家听取青少年教育专家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报告、听国内外形势报告。不辞辛劳,深入社区,拜访街道镇领导,向第一线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请教,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了解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需求,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大家对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况更了解了,对宣讲内容更明确了,作报告时也更有针对性了。

贴近实际针对性强

与此同时,他将报告团成员的报告收集起来,挑选出六十多篇精华,通过各种渠道分发到各有关部门,提高“五老”报告团及其“产品”的知名度。他组织区“五老”报告团主动下社区,与街镇联系,主动请战,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理解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式,提出不同要求。对少年儿童,借助具体的人和事,用鲜活生动的语言,通过讲故事、谈事例、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讲解,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对青年,则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通过面对面讨论帮助解疑释惑,并组织青少年谈感受,说体会,进行自我教育,引导青少年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懂得了实现中国梦与每个青少年的内在联系和实践途径,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定跟党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创新形式增魅力

为了使“五老”报告团的报告更精彩,桂骥敏还和团员们一起采取了“访谈式”、“互动式”等多种形式的报告。许多报告还配有精美的PPT画面,从而,使报告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家长、师生连声叫好。

为了增强报告魅力,他还努力尝试创新报告形式。报告团成员中正好有一名法官、一名检察官,还有一名律师,三位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个法庭了。经律师一提议,几个人一合计,一台模拟法庭的设想便形成了。于是,他和大家就忙开了,查资料、编脚本、写台词、找场地、请演员……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法院、检察院热情提供资料,社区提供场地,一些志愿者充当“原告”、“被告”等。2012年8月,一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如期“开庭”,近百名青少年代表怀着好奇心来到了现场。现场布置得和真法庭没什么两样,报告团中的老律师、老法官、老检察官熟练地行使其职责来,桂骥敏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一个收赃的电器店小老板。一场模拟法庭下来,青少年大呼过瘾,通过直观感受,他们知道了什么是法庭,法庭是怎么开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各是干什么的等等,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同时,从这起未成年人违法案例的审判过程中,青少年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警示教育,收获真多啊!区关工委请来专业单位将模拟法庭开庭全过程摄录下来,刻成碟片,分发到各单位,更多的青少年受到了法制教育。

多年来,桂骥敏牵手夕阳,引领朝阳。带领团员们努力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利用一切机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共作了各种形式的报告400多场,直接听取报告的青少年达5万余人,通过电视和录像间接受教育的就更多了。2014年,桂骥敏同志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表彰。桂骥敏同志献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事迹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宣传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人们纷纷为这位可敬的老同志点赞。

                     

 

【关闭】

上一篇: 热心公益 回报社会

下一篇: 关心下一代从“根”抓起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