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朝阳共建忘年交 大手小手同奏文明曲
发布时间:2006-06-01点击数:5470

    曹杨新村是上海解放后建造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北端。地域面积 2 .1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9.8万,20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各类企、事业单位200多家。建村已有52年,曾获“全国最佳街道”、“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工委、办事处在不断巩固文明社区的创建成果,不断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着眼,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创新活动载体,为老干部和青少年一代架起共建的桥梁,奏响了一曲“夕阳朝阳齐辉共建忘年交,大手小手同携奏响文明曲”社区老少结对的美妙乐章。

    一、老少联谊 架起心桥

    曹杨街道目前在社区的离休干部有469名,易地离休干部31名,本部离休干部11名,人数之多,位于全区之首。老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民族的崛起,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披荆斩棘,出生入死,见证了祖国的沧桑变迁、目睹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政治经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的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长期从事科技、文教、卫生等专业技术工作的老干部,在科学研究、技术咨询、讲学授业、人才培训、艺术创作、行医治病等方面更是有许多特长。虽然他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却依然乐意为建设21世纪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当代青少年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刻苦学习,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完善自我、奉献社会、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是他们的思想主线。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青少年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已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老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遵循需要、可能、自愿、适度的原则,我们在积极推进社区高龄养老“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关心照顾”的同时,注意在老干部和青少年中开展联谊交流活动,注重“就近发挥”老干部的作用,让老同志与青少年架起心桥,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二、扬晚霞光辉 展青春风采

  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不可替代 的政治作用,组织老干部贡献余热,以先行者的姿态引导后来者的前行,这既是老同志自身的愿望,也是中央和市、区委对老干部工作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形式。

  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共建忘年交的主题。我们在街道成立了由组织科、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社发科、综治办、辖区学校、绿化所、居民区党支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任关工委主任,组织科老干部工作者负责具体工作。居民区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 《党支部工作手册》范围,作为年终考核内容。明确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校外辅导员。工作网络的健全,给离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使辖区内的青少年参与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有了很好的实践基地。

    (二)严格工作制度。

  为使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三项制度:一是每年两次寒暑假前的例会制度。根据不同的形势,确立鲜明的主题,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计划和要求,依托居委会协调,组织老干部深入学校、社区积极开展结对帮教,担负起关心下一代的任务。二是活动结束后的通报制度。在工作中,我们善于挖掘基层老少结对忘年交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和联系,促进活动的深入。三是先进表彰制度。有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了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了基层的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使老干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呕心沥血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更多的精神慰藉。

    (三)发挥支部作用。

  一是注重发挥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作用,我们在各居民区普遍组建了社区老干部临时党支部,将忘年交活动纳入到离休党支部建设的内容中,根据每人特长及身体状况确定参加活动项目,在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很多老同志不顾年迈体弱,将此项工作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担当起来。离休干部、原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敬忠教授,十多年来,把全部的心血花在帮教青少年事业上,在他们心中架起了一座座爱国敬业、努力上进的桥梁。去年春节老杨去浙江金华看望当兵的孙子时,了解到部队里有的战士怕苦怕累、适应不了部队艰苦生活,有的甚至认为当兵吃亏误了挣大钱。有感于此,老杨通过和他们唠家常,讲人生观、革命观、价值观,并为全团集中进行了法制辅导,被团里聘为“法制教育顾问”和“荣誉战士”。辖区内青年吴某,因盗窃刑满释放后,工作没有着落,情绪低落,破罐破摔。离休干部石文德知道后,主动和派出所同志一起做工作。半年多的跟踪帮教,吴某感动了:“就是铁石心肠,也被您老熔化了,我一定要重新做人。”二是注重发挥辖区内学校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团支部与离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为老同志做好事,办实事。社区内的曹杨二中高(一)九班团支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老干部聚会活动,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见面时激动异常,回忆艰辛,畅谈感情,分别时眼泪汪汪,依依惜别。29名老干部对电脑知识一无所知,曹杨二中高一年级的团员青年放弃休息时间,手把手耐心地对老干部进行电脑基本要领和网络基础操作的培训,使老干部“电脑桌前坐,能把全球游”。社区内的桐柏中学团员青年还将离休干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写成演讲稿,到小区、楼组进行宣讲。

  在“爱”字上下功夫、在“帮”字上用力气、在“教”字上洒心血、在解困上花本钱,是我们开展社区老少结对活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真经”。

    三、 夕阳朝阳齐辉 大手小手共携

  近年来,我们创新和设计丰富的活动载体,使结对共建工作逐步深入。我们先后确立了老干部同青少年结对共建认养树(花);老干部同青少年共建社区精神文明;老干部同青少年结对共读一本书;老干部帮教后进青少年以及“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新世纪网上行”等“爱心工程”杯五项活动。同时,我们还以二十个居民区党支部为单位,把“老帮小、小帮老”结对相互学习共建社区精神文明活动,作为推进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为居住环境添绿。

  源园居民区党支部结合区级绿色小区的创建,开展了“团徽在绿色中闪光”活动,以团员青年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居民积极植绿、养绿、护绿;金岭园居民区党支部结合《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开展了“爱我小区,为小区增绿添彩”活动, 11位老干部捐了1200元购买树苗,并和学生一起认养了百年核桃树;枫杨园居民区的老干部在物业的支持下和学生一起共植樟树;南杨园居民区的老干部在家中的院子里现身说法,讲解花卉培育知识,并挑了盆景让同学们带到学校展览。

    (二)为新村居民造福。

  桂杨园居民区结合创建市级文明小区,开展了“老少携手同行,共建社区文明”活动;沙溪园党支部结合创建绿色环保小区的工作目标,以“环境·绿色·家园”为主题,开展“访环保明星,做环保卫士”的社会实践活动,团员青年绘制 30多幅版面进行宣传,还用可乐瓶制作了废电池回收箱挂在每个楼组,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三)为广大青年引路。

  杏杨园党支部结合“一个党员一面旗,五星闪光在社区”,开展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法制教育活动。探索社区党建与忘年交活动的最佳结合点,周边单位一民企老总讲:加入党组织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自己企业没有党组织,无法倾诉心里话,是老同志当上我的党建联络员,并向我赠送党章、书籍,使我找到了知音。我们还在外来务工青年多的基层单位设立培训学校,开展“新世纪同携手”活动,邀请 4名离休干部为他们上课,使外来务工青年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很快,有1人入了党,10多人入了团。离休干部结合市“爱心工程杯”结对共建忘年交活动,为小区的团员、青年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告诫青年一代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勉励大家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报效祖国。

    (四)为弱势群体解难。

  在发动老干部结对共建忘年交活动的同时,也发动老干部与困难家庭学生结成帮困对子,有无私奉献八年如一日的离休干部黄镇武;有资助重病学生重返校园的离休干部林冷雪;有慷慨筹措资金 3500元,帮助身患重病的汤晓枫家庭摆脱困境的南梅园社区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有捐助钱款成立帮困基金的花溪园社区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

    2002年,我们积极响应市区老干部部门号召,认真发动和组织社区老干部与团员青年开展“爱心工程”杯结对共建忘年交五项活动,参与的离休老干部338人,青少年2228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23项,举办学习班68次,做好事117件;88位离休干部参加了帮困基金活动,捐助困难学生81人,帮困金额11750元。在新世纪网上行活动中,全街道有12对老干部和学生制作了网页,有2名老同志获得了区“网上行”活动二等奖。我们街道也荣获了“上海市‘爱心工程'杯结对共建忘年交活动”优秀组织奖。

    我们还开展了“挽救失足青年,开展结对帮教,促进思想进步,保持社会稳定”为主题的社会帮教志愿者活动, 28名老干部与后进青年结成帮教对子。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挽救了失足青年,而且使老干部的经验财富和知识财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使老干部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延续。

    实践证明,注重发挥离休老干部的作用,特别是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关心和教育青年一代,开展结对共建,传承求实精神,将优良传统交到青年人手中,“承上启下”,星星之火因此燎原,是拓展老干部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的很好抓手。通过结对共建,既促进了社区党建和离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建设,促进老同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又带动了团建,增强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品德,接过老同志手中的“接力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闭】

上一篇: 王海兵同志在宝钢关协五届一次年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 发挥老干部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