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 多措并举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长宁区关工委
今年以来,长宁区关工委按照中国关工委“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和市关工委“从石库门再出发”等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根据“五老”所能和青少年所需,结合长宁实际,开展了“见证祖国巨变、感悟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2018年‘接力奋斗’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为今年的主题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的做法是:
一、精选主题,认真编好主题教育宣讲读本
我们每年都根据重大政治时点确定青少年的主题教育,坚持承上启下,前后对接,形成系列。今年,我们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大变革,结合上海和长宁发展的历史性变化,通过讨论研究,明确了“见证祖国巨变、感悟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接力奋斗的教育主题。
在精心选好主题的基础上,我们组织老青干部集体编写了题为《见证祖国巨变、感悟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2018年“接力奋斗”的主题教育宣讲读本》,配送给“五老”报告员和青少年,为全区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二、联手互动,依托各方力量推进主题教育的开展
在主题教育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相关部门和街(镇)党政工作相融,努力做到力量整合,资源共享,使主题教育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更有现场感。今年4月28日举办了由区文明办和关工委联合主办,江苏街道党工委承办的 “接力奋斗”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暑假中,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又联合举行了“行知长宁红色路,争当时代好少年”的红色文化寻访活动。近百名青少年在50位“五老”志愿者的带领下,分路前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文化名人墙等地。此外,江苏街道、周桥街道和虹桥街道等基层关工委也充分利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省吾中学校史陈列馆、宋庆龄陵园等资源举办主题教育活动。
三、抓好“延伸”,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的受益面
在主题教育的开展中,我们在原有的“进学校、进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进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注重两个延伸。一是充分利用 “马读会”学习平台,主题教育向优秀青年学生延伸。在今年“长宁区第25期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上,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连城为“马读会”学员作题为《看巨变、悟使命、传基因、做新人》的辅导报告;还邀请老将军和老干部为学员们讲述革命经历和战斗精神,受到学员们和老师们的普遍好评。二是各街(镇)关工委积极主动与园区对接,主题教育向青年员工延伸。仙霞街道党工委主动与大学科技园区对接,建立园区关工委,组织开展 “看巨变、悟使命、传基因、做新人”的主题版面展示和红色寻访活动,进一步激励青年员工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区已组织“进学校、进社区、进经济园区”的主题报告58场,约1.38万余人次青少年和青年员工参加。
四、线上线下并举,不断提高主题教育的有效性
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着力使主题教育在线上、线下并举发力,互为联动,全力推进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是制作“微视频”。区关工委把“五老”报告员的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制作“微视频”,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连载推送,把青少年碎片化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开设“微课程”。青少年在线下参加讲座、集中学习、阅读红色经典著作后,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微课程”,线上进行学员小组讨论、指导老师探讨、专题测验等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成果。三是组建“微信群”。为了加强各街(镇)、系统关工委开展主题活动情况的交流,我们建立了微信“群聊”互动平台和“马读会”学员微信群,起到了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的积极作用。
五、深入调研,着力加强“五老”队伍建设
我们重点在基层开展了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调查,一是调研内容深化细化,有较强的针对性。调研更注重“五老”志愿者本人意愿,个人特长,能参加活动的次数与时间,以及自身提高的需求及建议等。今年将完成对全区5000余名在册“五老”志愿者的调研工作。二是线上调研,促进成果转化。本次调研采取在线模式进行,我们专门设计了问卷调查的手机操作软件,极大地方便了老同志答题,并实时反应调研成果,提高了调研成果的真实性和转化度。三是通过调研,扩充队伍。我们通过调研掌握的老同志的实际情况,组织动员两位刚退休的局级领导干部担任“五老”报告员,并到社区和学校进行主题教育的宣讲报告,大大加强了区“五老”报告员队伍的力量。
上一篇: 传承红色基因 老青欢度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