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1922年11月出生,江苏泰兴人。杨根思在淮海战役中多次荣立大功、小功,28岁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2009年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杨根思
勇敢战斗,用长矛缴获敌人一杆枪
父母早亡的杨根思先在村子里放牛,后到上海地毯厂做童工。1941年杨根思回乡后继续做牛倌。从上海回到家乡后,杨根思加入了民兵基干队。有一天,区干部在羊货郎店召开秘密会议,放哨的杨根思发现了敌情,用手榴弹炸跑了敌人,保证了区干部安全转移。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成为1团1营3连的一名战士。2月22日,杨根思首次参加攻打国民党守军的一个据点。杨根思的武器是一根长矛,战斗中,他死死盯住一个拿枪的敌人,用长矛与敌人展开搏斗。杨根思的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窝,缴获了一杆枪。
1945年6月,国民党军兵分3路向孝丰进逼,新四军后撤,国民党分兵冒进,与新四军交火。作战中,杨根思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哨口,为新四军开辟了进攻的道路。战斗结束后,他被评为团战斗模范,第一次立功。同年11月,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
屡立战功,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
1946年,部队奉命攻打泰安天主堂。战斗中,杨根思的脸被一颗子弹檫过,血肉模糊,班长用一块布将他的脸和眼睛包扎起来。在班长的指挥下,蒙着眼睛的杨根思扔出去2颗手榴弹,精确命中目标。杨根思最终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天主堂。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部队到达兖州后,杨根思报名去兄弟部队学习爆破技术。1946年10月13日,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杨根思所在班受领了突击任务。入夜后,杨根思冒着严密的火力封锁,将拉雷送到敌军碉堡下面,几分钟过去后,拉雷没有爆炸。杨根思送上第二颗,依然没有爆炸。杨根思再送上第3颗拉雷,只听一声巨响,前两次送上的拉雷和这次的拉雷同时爆炸,国民党守军的碉堡被炸掉了一半。杨根思和战友们冲进浓烟中,歼灭了敌人。战斗结束后,团部授予杨根思“爆破大王”的称号。
1947年1月,在齐村战斗中,国民党守敌旅长李玉堂被新四军包围5天,敌军据守待缓。杨根思领受了团长下达的爆破大碉堡的任务,他抱着炸药包冲到大碉堡前,放好后正要拉弦,猛然听到碉堡里的敌人正吵嚷着要投降,而领头的军官不同意。杨根思当机立断,抱起炸药包,飞起一脚踢开碉堡门,大喝一声:“缴枪不杀,谁敢顽抗,通通报销!”说着,做出要拉弦的姿势。碉堡内近一个排的敌人见状,乖乖地举手缴枪。战后评功,杨根思立大功一次,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一个加强排攻击夏砦国民党守军,机智地摧毁一组暗堡群,歼敌一个排,战后被评为“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杨根思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评为全国战斗英雄。1950年,连长杨根思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抗美援朝,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0年10月,杨根思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杨根思这时担任连长。11月25日,杨根思部奉命开往东线长津湖地区,对敌人实施分割围歼。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屏障的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11月29日,他们打退了敌人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当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发现有40多个敌人爬上了阵地。已经负伤的杨根思来不及多想,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杨根思壮烈牺牲,时年28岁。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根思烈士碑
上一篇: 毛岸英: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下一篇: 常香玉:爱党爱国的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