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云,1939年出生,江苏高邮人。1963年,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告别家乡父老,来到距家乡5000多公里的西北边陲乌恰县,成为一名医生。
吴登云
输我的血,取我的皮
乌恰地处帕米尔高原,境内多是海拔1700至6146米的大山,一年中每秒3至20米的大风要刮160多天,大雪封山期最长的地区达206天,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吴登云到乌恰后,无怨无悔,以孺子牛般的赤诚为维吾尔、柯尔克孜柯、汉族人民服务。1966年冬,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乌恰县人民医院。吴登云判断妇女失血严重,必须立即输血,否则有生命危险。当时的医院只有几间土坯房,没有血库。吴登云从自己身上抽了300毫升鲜血输送给病人。输血后,病人惊喜地说:“我的身上长力气了!”这是吴登云第一次献血。
30多年来,吴登云无偿献血30多次,总计7000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在吴登云的感召下,他的子女都曾经无偿献过血,乌恰县有10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了“永恒血库”志愿者活动。
1971年12月1日,买买提明两岁的儿子玩耍时不慎跌入火堆,全身50%以上的皮肤烧焦。吴登云一连十多天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幼儿终于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为了让创面愈合,必须植皮。但是,幼儿完好的皮肤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忍心再取用那些完好的细嫩皮肤呢?吴登云希望幼儿的父亲为孩子献皮,孩子父亲连连说不行。
吴登云决定从自己身上取皮,但是手术室护士坚决反对,拒绝配合吴登云取皮。吴登云只得自己给自己注射麻药,自己从自己两条大腿和小腿上取皮,共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他拖着麻醉的双腿走上手术台,把自己的皮肤植到幼儿身上。幼儿得救了,吴登云说:“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1993年12月26日,康苏煤矿的维吾尔族矿工艾力江,在井下作业时,被失去控制的矿车撞断多根肋骨,肝脏大面积破裂出血,生命危在旦夕。这样的大手术,县医院难以承担,但是如果转诊到市级医院,病人有可能死在途中。吴登云见状说:“这种时候,我们不该患得患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吴登云在手术台上整整站了9个小时。十几天里,手术连续做了4次。最长的一次,吴登云连着5天5夜没有正常睡觉。艾力江终于摆脱了死神的魔掌,当他从陪护人员口中了解到抢救的过程后,泪水涟涟。
既要十年树人,又要十年树木
吴登云在乌恰实施了两个“十年工程”:一个是“十年树人工程”,一个是“十年树木工程”。
1984年秋,吴登云走上了乌恰县医院院长的岗位。当时医院面临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吴登云制订了一个“十年树人工程计划”,到各乡镇卫生院物色柯族医护人员,把他们送到自治区医院进修一年。进修回来后,他手把手地传帮带,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就这样成长起来。过去连阑尾炎手术都做不好的医院,现在可以做几乎所有的常规手术。
吴登云当院长期间,规定凡确属贫困户的病人,医院只收取药费,免除其他一切费用。有些老乡连药费也出不起,吴登云让他们秋天把羊卖给医院,或者随时来医院打点零工,充抵药费。
为了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吴登云提出一个“十年树木工程”。医院地处戈壁滩,没有泥土,没有水源,吴登云与医护人员从距城7公里外的老城拉土,从雪山下挖了一条12公里长的引水渠,终于在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园林式的医院。
2001年,吴登云从医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每星期他在政协上3天班,在医院值3天专家门诊。
吴登云是一个“马背医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往往要走几天的山路。他成了农牧民心中的“圣人”。一次,他在山区巡诊,由于极度疲惫,不知不觉在马背上睡着了,结果摔下山沟,全身受伤。吴登云对此一点不懊恼,他说:“热爱边疆各族人民不是一句空话。对医生来说,首先要对患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心,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忱。”
吴登云巡回医疗
活着的孔繁森,群众眼中的“白衣圣人”
吴登云在新疆一干就是50多年,他多次放弃到条件较好地方工作的机会,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给草原人民带来生命的希望。当地少数民族老乡称他是“白衣圣人”、“活着的孔繁森”。
吴登云担任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吴登云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榜样,也是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共产党员的楷模。他看重奉献,淡泊享受。到乌鲁木齐出差,能坐班车就不乘飞机,住宿选择最低标准的客房,吃饭选择最简单的便餐。他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医生的第一选择,把病人的需求作为医生的最高利益。
中组部等举行学习吴登云先进事迹座谈会,吴登云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卫生界代表表示,要以吴登云为榜样,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医生的第一选择,把病人的需求作为医生的最高利益,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树立良好职业道德。
吴登云的先进事迹也震撼了医学院校的学生,北京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肖凯在座谈会上表示,毕业后志愿到宁夏工作,为边远地区的卫生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报效祖国,实现自身价值。
为深入开展学习吴登云先进事迹活动,中国共产党高邮市委员会、高邮市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送桥镇建成了吴登云事迹展览馆,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9月,吴登云被表彰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上一篇: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