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训 | 爱国爱家 从军报国
发布时间:2020-09-01点击数:3319
褚伯葵
“爱国爱家、从军报国”,是我们家的家训。回望家族成员的人生选择,无一不受其影响。
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爱听打鬼子的故事,爱看抗战的电影,立志长大后也要保家卫国。1962年6月,我如愿以偿。走进军营那天,我立下誓言:服从命令听指挥,随时准备上战场。在军事训练中我能吃苦,吃大苦,很快成为优等射手、投弹能手、刺杀和队列标兵等。由于表现突出,连队选派我去兄弟部队学习。学成归队后,我成为刺杀、队列教练,多次带领战友为国外军事代表团表演刺杀、队列等军事技术,出色完成任务。当兵6年,我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还入团、入党。
在我服役期间,父母亲为了让我和哥哥安心,总在家信“报喜不报忧”,说“爷娘很好,安心当兵”。我很理解他们的用心,其实,当时家里劳动力正处于青黄不接,父母亲咬牙送子参军,完全缘于朴素的爱国情感。
那时,战士每月津贴6元,我就每月拿出5元寄回去,贴补家用,一直到退伍回来。
到了70年代初,我的大兄弟也到了应征年龄。我的父母亲遵循“爱国爱家 从军报国”家训,鼓励和支持他在祖国的西大门守卫了5年多。我的小兄弟和妹妹为了弥补未能从军的遗憾,也无条件地支持他们的孩子应征入伍。另外,我的一个侄女虽然没有参军,但也走上了人民警察岗位,为民服务,为国奉献。
人们都说,家训是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我很认同这个观点。现在细想想,我们褚家的家训说到底就是源自对新中国的由衷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是:爱国爱家,从军报国。这,也是我们褚家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奉贤区关工委)
下一篇: 我的家训 | 吃亏是福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