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中共一大召开
华 强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1920年6月诞生后,承担了发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任务。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来华,马林向上海发起组建议立即召开全国性建党会议,会议时间最初订在6月20日。
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任务是李达与李汉俊共同完成的。李达与李汉俊分别发函给各地共产党组织,要求各派2名代表到上海参加会议。当时全国的共产党组织,国内有5个: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国外有2个:东京、巴黎,7个共产党组织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7个共产党组织中,上海共产党组织人数最多,其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俞秀松、沈玄庐、杨明斋、施存统、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祖涵等。其次为北京共产党组织,其成员有: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张太雷、何孟雄等。
参加一大的上海代表是李达和李汉俊;长沙的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代表是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代表是张国焘、刘仁静;旅日的代表是周佛海;巴黎没有派出代表。陈独秀因为工作繁忙,委托包惠僧作为他的代表。参加一大会议的中国代表共13人。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秘书马林与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科尔斯基到上海。
毛泽东1936年曾对访问陕北苏区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1年5月,我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这里的5月,应该是指农历。毛泽东具体动身的日期是6月29日。何叔衡的同乡兼好友谢觉哉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6月29日,毛泽东和何叔衡自长沙出发,经武汉,于7月4日抵达上海。由于各地代表到沪的时间不一,原订6月20日召开的会议不得不推迟。
1972年前,中共一大究竟在哪一天召开,一直不清楚。陈潭秋1936年回忆:“1921年7月的下半月,在上海的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9个客人。他们下榻于这个学校的楼上。”董必武在1971年的一次谈话中说:“7月1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真正开会的日子,没有哪个说得到的。”
1972年,苏联公布了一批共产国际档案。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档案上清楚地写道:“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5人。会议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担任记录、刘仁静担任翻译,会议议程为:
7月23日晚,一大举行第一次会议,到会15人。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发言,代表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
7月25日、26日休会,期间部分代表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
7月27日、28日和29日3天举行了3次会议,讨论党的纲领和决议。
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6次会议,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开始几分钟被迫中断。
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参加了23日和30日的会议,其它会议没有参加。
上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13——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