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19——中国共产党诞生符合建党理论
发布时间:2021-09-11点击数:3356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符合建党理论

华  强

 

根据列宁的建党理论,一个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要符合两个基础一个结合。两个基础,一是阶级基础,即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二是思想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个结合,即两者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不是符合这个要求呢?

 

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五口通商,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最早的无产阶级,而且这支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时候,上海开埠才4年,中国这时还没有无产阶级。1914年至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如恩格斯所说,上海的“大工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

中国无产阶级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夹缝中破土而出的。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其中约30万人分布在上海。上海开埠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港口资源使上海迅速崛起,到1920年,上海产业工人约30万人,占上海当时总人口的20%。中国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比例不到人口5‰,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除了上海以外,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也相继出现了如码头工人、纺织工人等一批最早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20年3月,李大钊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0年9月,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公开刊物。11月,创办《共产党》月刊。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李汉俊把《资本论》介绍到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还翻译出版了《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党组织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如上海的《劳动界》,北京的《劳动者》和《工人月刊》,济南的《济南劳动月刊》,广州的《劳动者》等。

这些报刊杂志的出版,成为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启蒙教育的读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1919年,北京爆发了以爱国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北京学生。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改造中国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关闭】

上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18——王会悟提议到嘉兴南湖开会

下一篇: 建党百年故事20——李汉俊提议在李公馆召开一大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