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一,他们跨越千里……
发布时间:2023-06-10点击数:1353

  5月27日,一个和往常一般的周末,远在安徽省霍邱县霍邱中学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本该在教室里上课。而今天,早晨8点半的操场上,已聚集了一批孩子,他们有的掩面而泣,有的和父母紧紧拥抱,有的拉着父母讲述最近身边发生的故事,有的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里正在开展“企”航向未来——奉贤区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公益活动。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占农村儿童总数已超过了60%。学业失教、生活失管、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成了外出务工人员最为担忧的事情,也成为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奉外来务工人员中,安徽户籍人员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奉贤城市的建设者、奉贤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他们从家乡安徽来到上海奉贤,为奉贤城市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等问题,他们的孩子中有很多都未能跟随父母来到奉贤,而是留在家乡安徽继续完成学业。快要“六一”了,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会回乡陪他们过节吗?孩子们也会收到礼物吗?……这一切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时间退回到今年年初,奉贤区关工委在确定2023年工作重点中,着重指出要扎实推进以“乐龄育才”计划为牵引的“五老”关心下一代工程,通过“1+1+1+N”“企”航向未来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做深、做实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区关工委和区安徽商会关工委通过多次沟通对接,了解来奉安徽务工人员情况、子女留守安徽学习生活情况。通过排摸发现,安徽省霍邱县来奉务工人员占比较高,因父母常年工作在外,他们的孩子多由祖辈照顾,随着祖辈年事渐长、学业难度不断增加,很大比例的孩子被迫选择了寄宿制学校进行学习。

  对,利用周末时间,把在奉贤务工的安徽霍邱父母带回去,由我们关工委准备六一节礼物,给他们办一个属于他们的活动,让他们敞开心扉,和多年在外打拼的父母说说心里话。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奉贤区关工委和区安徽商会关工委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脑中。

  于是,由奉贤区关工委牵头,区安徽商会关工委积极筹备,制定活动方案,联系霍邱县关工委、学校,联系霍邱务工者所在企业……同时,区关工委、区安徽商会关工委向商会民营企业发出倡议号召,短短几天的时间就集齐了关爱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区关工委关爱助学基金和区安徽商会关工委“十百千”工程“千日护千苗”基金为孩子们积极筹备“六一”礼物。
 

  5月26日一早,在奉务工的父母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带着期待已久的相遇,坐上了这辆满载爱和关怀的大巴,向着千里之外的安徽省霍邱县出发了。

  活动现场,一位在奉务工多年的爸爸对着儿子长叹了一声,这样说道,“因为工作的原因,没办法把你带着身边,三年、四年、五年……转眼十几年,一直以来都只是以电话沟通,爸爸感到很愧疚。虽然这两年想着要弥补,却发现你心里的事情更愿和老师、同学分享。偶尔谈起学习,又经不住指责你做得还不够好。爸爸想跟你说声对不起,爸爸其实很爱你”。许久未见的父母、孩子,终于敞开心扉说出了很多心里话,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幕。

  这次主题活动通过“彩虹伞下的心声“爸爸的肩膀”“和妈妈说声对不起”“蓝丝带的故事”等,在游戏、分享、团队协作中,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同伴、父母、老师沟通,学会去理解、支持、欣赏、付出和感恩。

  奉贤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人大原副主任季伯明在活动现场以“六个注重”寄语青少年,要注重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重加强道德品质的提升,注重增长知识和见识,注重培养和磨炼奋斗精神,注重增强综合素质。

  少年有志、则国家有望。希望这些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善于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掌握文化知识,不断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创新思维,去勇敢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时,季伯明对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几点意见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三是要从源头上逐步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奉贤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人大原副主任季伯明,霍邱县关工委主任桑永宽,奉贤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区离退休干部工作党委委员、区关工委副主任朱海英,霍邱县教育局局长傅云飞,奉贤区安徽商会关工委主任、区安徽商会会长潘诗良,奉贤区安徽商会关工委副主任、奉贤区安徽商会执行会长年士君、王明光等出席活动。

  一直以来,奉贤区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创造开展“两个健康”上海实践的要求,更好地引导商会关工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通过“乐龄育才”计划,创新推进“‘企’航向未来”系列关爱助学项目,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围绕问题和需求导向,全力做好来奉务工人员家乡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同时,为进一步答好安商稳商暖商三道题,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更好帮助解决企业职工后顾之忧,为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关闭】

上一篇: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征文选登(12)

下一篇: 大手小手约战普陀 乒乓赛事欢乐多多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