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从石库门再出发——学习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市关工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城市温度”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发现和撰写大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嬗变中身边的欣喜与感动,持续深化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坚定“四个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现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热忱涌动的小笼包之城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 舒骊天
冬季的夜黑得很早,高楼大厦的灯光和路灯交相辉映,街边弄堂里厢弥漫着阵阵饭菜香。在这忽明忽暗中,来来往往的、偶尔发出“咯吱吱”声的共享单车,倏忽而过的、上下班族的助动车,以及背着书包、一路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共同奏响了归家的乐章,让申城的夜晚充满了热度与活力。
接我回家的爸爸说,妈妈在家准备了热腾腾的小笼包。我的脑子里马上浮现出一个个宛如珍珠般白胖胖、圆滚滚的小笼包。它们装在蒸笼里,端上桌的时候还冒着热气。咬一口,香喷喷的汤汁便流入口中,再吸一口,滑嫩嫩的肉馅便溜到嘴里,暖洋洋的感觉瞬间从舌尖传遍全身,一下子便驱散了身体的寒意。一想到这,我的心里火辣辣的,急盼着赶紧到家。
我们很快到了十字路口。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阵孩子的哭声,哭声穿透夜空,如同凛冽的风雪,让人心生寒意,我不由得探头往前张望:一辆车停在路上,一辆蓝色的共享单车倒在旁边;马路牙子上,一个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半歪着躺在地上,一顶安全帽飞到了人行道上。一位女性煞白着脸站在一旁,她的孩子紧紧抱着她的大腿,在害怕地哭泣着。
“勿要紧伐?”“哪能回事体?”很快,周围有人围了上来。一位头戴安全帽的叔叔打起电话:“是120吗?这里有人受伤了。”一位爷叔在人群中大声地吆喝着:“大家让一让,阿拉打过110了,交警马上就来。”还有人大喊:“伤者勿要动!要帮忙的留下来,其他人赶紧回家吧。”
一会儿功夫,路口开始越来越堵了,鼎沸的人声夹着着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让人有些心烦意燥。爸爸果断把我送到马路边上,说:“你站这里不要动,我去帮忙。”我急忙说:“我也去。”一位奶奶马上拉住了我,对爸爸说:“阿拉帮侬看好小囡,侬放心去。”
穿过车流的爸爸,来到了十字路口中间,当起了交通疏导员。只见他不停地走动,时而挥动手臂,大声地发出“走走走,往前走”的“命令”,“指挥”来往车辆借道通行;时而转身,伸手做出暂停的手势,大喊着:“停停停,先让对面过去。”突然,他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地冲到一辆车的前面,双臂大大地张开,拦下了一辆试图抢道的车辆,急刹车的声音让我的心都停止了跳动。这一刻,在我的眼中,爸爸成为了世界上最勇敢的指挥家,他用手臂挥舞出一股股振奋人心的力量,用声音点燃了一簇簇饱含激情的火焰,让这曲“归家乐章”的每个音符都在尽情地释放着光和热。
爸爸的勇气和行动,驱散了冬天的寒冷,温暖了归家人的心。有的人轻按两下喇叭,似乎在跟他说:“谢谢!”也有人摇下车窗,高高朝他竖起大拇指。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一刻,在这个路口,在我的眼中,这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们,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人民的上海,什么是上海的人民!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上海人民,不但用双手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辉煌,还用行动诠释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他们就像一只只滚烫的小笼包,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窝,让这座城市变得“热气腾腾”。
很快,急救车和警车呼啸而来,喧嚣的人群散去了,路口又恢复了平静。回到家,妈妈摸着我冰凉的小手,嗔怪地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小笼包都快凉了。”爸爸微微一笑说:“小笼包啊,只要里面是热的,就好吃!”
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一座热气腾腾的城市。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人民——像内心滚烫的小笼包。在这个充满爱与勇气的城市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民城市’理念的践行者,共同书写着上海现代化篇章的温暖注脚。
(推荐单位:浦东新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