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06-07点击数:5401
  2005年是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大发展的一年。在市委领导的重视和中关工委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关工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以市关工委的成立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为契机,围绕中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组织和动员广大老同志投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使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现从以下四方面回顾总结。

  一、工作要求更加明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要求。

  一年来,我们先后参加了中关工委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全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会议和全国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座谈会。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强调了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的贡献,并对各级党委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关工委主任王丙乾同志回顾了五年来关心下一代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六条基本经验,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五项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今年6月,市委召开了“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暨‘双先’表彰会”,市委领导王安顺同志在会上强调指出,“重视关工委就是重视下一代,支持‘五老’开展工作就是支持党的工作”,王安顺同志要求各级党委为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要落实“五个一”,即有一个组织,一支队伍,一个计划,一笔经费,一套制度。今年7月和11月,又分别召开了“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和“上海市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会”,本市各级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和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落实,使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新的提高。

  二、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了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建设势头良好。今年是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建设年。市关工委成立以后,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卢湾、杨浦、徐汇、闵行、长宁、奉贤、黄浦、闸北等区先后成立或改建了关工委组织。区关工委立足基层,立足社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区—街道(乡镇)—居委三级组织网络,有的还向居民楼组延伸,形成四级关工组织网络,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进社区、进居委、进楼组。如长宁区关工委在区、街镇、居委会全面建立三级组织网络的基础上,推广天山街道在楼组建立关工小组的经验,逐步将三级组织向四级网络延伸。普陀区形成了横向到各委办局,纵向到小区、楼组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宝山区关工委召开组织建设推进会和开展“五好关工委”活动,促进全区354个居村委建立了关工委。浦东新区健全和完善学校、街镇、企业三个层面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教育、宝钢、铁路关工委也采取不同形式加强班子建设和网络建设。

  二是“五老”队伍不断壮大。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动员更多的“五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建了若干支“五大员”或“六大员”工作队伍及老年志愿者队伍。卢湾区关工委成立后组建了七支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并加强学习培训。奉贤区关工委为全区“五老”制发5000枚“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徽章等。

  三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委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合力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各级关工委加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扩大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辐射面,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发展。

  三、各项工作更加扎实——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提高了实效。

  各级关工委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入基层,积极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共学、帮教、助学、助困、助残等活动,不断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一是开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教育活动。各级关工委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通过报告会、故事会、座谈会、演唱会,读书、竞赛、征文、出书、参观等形式,开展了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黄浦区关工委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老同志讲抗战故事的报告会;召开一次老同志给青少年宣讲抗战革命历程座谈会;进行一次青少年采访抗战老同志,制作光盘赠送老同志;开展一次老同志带领青少年参观考察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登陆上海金山卫和宝山抗日纪念馆活动。

  二是创新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忘年交活动。春节期间,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办公室联合市老龄委等有关单位,组织了“风采老人新春大派对”活动;缅怀和追思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顾念祖、张浩波、杨富珍、韩德彩、王传友等老领导参加了市委老干部局与团市委共同举办的“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 ----老干部与优秀青年结对忘年交座谈会”;“六一”儿童节,我们与中福会联合举办“红色之歌”活动,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以传唱革命传统歌曲,老少亲手录制CD为主题的老少同乐活动;上海科技节期间,组织“关心下一代网站”参加“2005年上海数字生活体验展”;与市精神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进高校”等活动。

  徐汇区关工委组织26位老干部与13位青年干部和13个街镇社工点结对,开展“老青结对共建和谐社会”活动。南汇区关工委组织40多位离休干部与智障孩子开展共庆“七一”活动。多形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的“老青结对”“老少结对”活动,既发挥了老同志的优势,丰富了老同志的生活,又教育了青少年,培育了“尊老爱幼”的社会好风气,取得了老少携手、老少共建、老少共进的可喜成效。

  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据中关工委“立足基层,工作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的要求,各级关工委以社区为平台,依托社区资源,深入开展社区老少结对共建活动。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和带领社区青少年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各种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青少年政治思想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有关单位、学校、社会、家庭的好评。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百场讲座”的形式,在暑期为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宣讲教育活动,听讲达10多万人次。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上海科技节和全国科技周活动中,与市少科院、格致初级中学联合举办“2005年科技节开幕式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还组织老同志深入学校、单位和社区,为青少年和居民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113场次。浦东新区关工委则借助社区“阳光驿站”电教设施,开展“阳光假期·经典中国·电影月”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市教育关工委发挥老同志“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的优势,围绕“树魂立根”主题,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并为高校和区县教育关工委老同志、报告团成员举办8场辅导报告会。一些关工委还开展学校社区周边绿色网吧监管活动,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黄浦、闸北、普陀、卢湾、闵行、静安、嘉定、杨浦、南汇、松江,宝钢、铁路等关工委继续深入开展帮教助学等活动。

  四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和“社区老少结对共建活动”评比表彰工作。今年,共表彰了“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个、“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70人,其中5个关心下一代组织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25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通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宣传先进,扩大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影响力。

  四、沟通联系更加密切——进一步了解情况,推进工作。

  一是密切了与中关工委的联系,得到工作上的直接指导。2005年初,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立文等一行,专程到本市长宁、奉贤两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提出了做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希望和要求。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会期间,闵振环同志又对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了许多具体的指导。

  二是加强了与基层关工委的工作沟通。今年,基层关工委活动较多,我们参加基层关工委会议和活动不少于50次。平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配合和帮助有关区加强关工委的组织建设。

  三是总结推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果。今年,市关工委提出编印“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文集”,各级关工委组织调研员队伍落实调研任务,目前已收到调研文章66篇。一些关工委还积极开展工作研讨活动,组织赴外省市学习考察,开拓思路,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工作交流。

  一年来,各级关工委在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围绕中心、谋求新的发展;深入基层、创新活动载体;老少结对、共创社区文明;抓住机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组织广大老同志发挥优势,使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服务全局,务实创新,全面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关闭】

上一篇: 2006年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

下一篇: 宝山区关工委组织老同志义务监督网吧见成效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